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对预期寿命以及分段预期寿命对储蓄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系统地理论与实证分析。
内容简介
储蓄理论是宏观经济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开始,经济学家不断尝试用不同的因素和从各种角度来解释国民储蓄率的决定,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等各类观点不断出现,人口因素的储蓄率效应也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书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对预期寿命以及分段预期寿命对储蓄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系统地理论与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
作者金刚,1976年出生,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与社会保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级项目两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三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序
第一章 储蓄理论综述
第一节 绝对收入假说
第二节 相对收入假说
第三节 持久收入假说
第四节 生命周期假说
第五节 随机游走假说、过度敏感性与过度平滑性
第六节 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
第二章 出生时预期寿命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
第一节 全球预期寿命变动情况
第二节 出生时预期寿命对国民储蓄率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实证分析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段预期寿命及其变动规律
第一节 分段预期寿命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第二节 全球工作期与老年期分段预期寿命测算
第三节 工作期与老年期分段预期寿命变动规律、成因及趋势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段预期寿命对国民储蓄率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界定
第二节 实证分析结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段预期寿命、经济增长与国民储蓄率:理论分析
第一节 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个体消费路径
第二节 加总储蓄率的决定
第三节 分段预期寿命与经济增长率系数的决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分段预期寿命、经济增长与国民储蓄率:实证分析
第一节 计量方程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实证分析结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预期寿命延长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效应
第一节 中国国民储蓄率水平以及预期寿命情况
第二节 出生时预期寿命对中国国民储蓄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分段预期寿命对中国国民储蓄率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影响中国国民储蓄率的其他因素
第一节 预防性储蓄动机
第二节 人口结构的变动
第三节 政府储蓄与企业储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1960~2010年全球各国预期寿命情况
预期寿命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金刚。
得书感谢您对《预期寿命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