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增订版)

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增订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好社会需要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

内容简介

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民族国家仍是世界格局的基本治理单位,民族国家仍然在设置和影响普通人公共生活的基本社会空间。

群体在国际间所遭受到的无尊严和蔑视与个人在国家群体内部遭受到的无尊严和蔑视十分相似。那些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弊病无一不与一些群体损害另一些群体的尊严有关。全球关系中的霸权、强制性渗透、剥削及控制和国家群体内部的压迫、迫害、舆论钳制、经济剥削和政治暴力,都在破坏人的完整性,因而都是不正义的。

作者考察了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问题,探讨维护和捍卫每一个人的尊严。

作者简介

作者徐贲,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有SituationalTensionsof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增订版序言 好社会需要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

前言

绪论 从公共生活看全球正义和公民群体认同

第一部分 全球化和全球正义

第一章 全球化、现代性和民族国家

第二章 从三种公民观看两种全球化

第三章 全球化中的市场和民主

第四章 全球化中的国家合法性和公民权利

第二部分 社会正义和国族认同

第五章 正义和社会之善

第六章 分配正义和群体认可

第七章 从惩罚到权利的法律正义

第八章 正义、非正义战争和群体认同分歧

第三部分 全球化中的公众和公共生活

第九章 传媒公众和公共事件参与

第十章 公民新闻、公众和公共政治

第十一章 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

第十二章 保护弱者、道德习俗和公共生活

第十三章 正派社会和学习认同

第四部分 全球化中的群体生活和公民社会

第十四章 博物馆和民族国家

第十五章 物品文化和日常生活秩序

第十六章 文物收藏和怀旧的大众文化

第十七章 公民社会和新全球伦理秩序

第十八章 全球化、公民国家和全球治理

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增订版)是2016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徐贲。

得书感谢您对《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增订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公共关系实务(微课版 第3版) 电子书
本书共设计了10项学习任务,包括公共关系活动认知、公共关系活动准备、公共关系调研、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实施、公共关系评估、公共关系专题、组织形象塑造、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和公共关系活动技巧。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第4版)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七个项目,分别是:公共关系职业认知、公共关系基础知识、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公共关系协调、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组织形象建设。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第3版)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七个项目,分别是:公共关系职业认知、公共关系基础知识、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公共关系协调、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组织形象建设。
公共关系实务 电子书
本书共有5个模块,分为8个项目,包括公共关系概述、公共关系组织机构设置与从业人员素质、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交际修养与礼仪规范、公众与公众心理、公共关系传播与网络公共关系、公共关系传播方法、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公共关系特殊活动等内容。本书提供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表、电子课件、文字和视频案例及其使用说明、练习题及答案、模拟试卷及答案等配套资源,用书教师可在人邮教育社区(www.ryjiaoyu.com)免费
通往城市之路:农民工住房与市民化 电子书
在中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农民工进城后未能实现社会身份和生活状态的“市民化升格”,进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转型。农民工市民化遭遇了怎样的制度藩篱和经济屏障?在此约束下的中国农民工城市化过程呈现怎样独特的面貌?城市住房及其运作机制如何阻碍了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民工在城安居及市民化的路径为何?本书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解开了农民工市民化之殇的谜团,对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了有益的学术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