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社会风险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社会风险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探索经济新常态下社会风险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和制度建设建议方案为研究旨向,以期探寻社会风险的应对之策和社会风险治理的实现路径。

内容简介

本书以探索经济新常态下社会风险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和制度建设建议方案为研究旨向,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关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关口期面临的诸多社会风险乃至潜伏的危机,以期探寻社会风险的应对之策和社会风险治理的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

作者丁东铭,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骨干”(教育部授予)。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主持在研和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等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在研和完成青岛市社科规划课题等市厅级课题多项。编写和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统战理论问题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问题提出的社会背景

二 问题提出的现实原因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现代化与社会变迁

二 社会风险应对与治理

三 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一 研究目的、意义、思路与基本内容

二 学术创新、应用价值、社会影响和效益

三 体系安排与章节规划

四 主要观点与对策性建议

第二章 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社会风险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体现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

一 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二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三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四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第二节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一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要选择

二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三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第三节 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重大关系的必然选择

一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关系的需要

二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关系的需要

三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关系的需要

四 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关系的需要

五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需要

六 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关系的需要

第四节 避免陷入“三大陷阱”的治本之策

一 塔西佗陷阱

二 中等收入陷阱

三 修昔底德陷阱

四 厘清“三大陷阱”的内在关联

五 避免陷入“三大陷阱”的主要举措

第三章 拉美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拉美国家城市化的成就和现状

一 拉美国家启动城市化的背景

二 拉美国家城市化的成就

三 拉美国家的过度城市化

第二节 拉美国家城市化的问题和困境

一 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和城乡发展差距过大

二 住房政策误入歧途

三 官员贪腐

四 社会治安状况恶化

第三节 拉美国家城市化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一 杜绝和防范错误的改革倾向

二 推进旨在平抑两极分化的分配领域改革

三 完善协商民主机制建设实现社会风险源头治理

第四章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第一节 扩大内需是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心

一 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下外需持续疲软

二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压力尚未完全化解

三 拉抬内需才是实现经济二次飞跃的治本之策

第二节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主要动力源

一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

二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空间

三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第三节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面临的社会风险

一 我国城镇化的基本进展

二 社会风险的基本内涵和分类

三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第五章 新时期实现社会风险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念基础与策略框架

第一节 新时期社会风险的基本类型和全新特点

一 新时期社会风险的形成原因

二 现代社会风险的基本类型

三 新时期社会风险的全新特点

第二节 新时期实现社会风险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理念基础及其研究路径

一 现实主义理念基础及其研究路径

二 理想主义理念基础及其研究路径

三 制度主义理念基础及其研究路径

第三节 新时期实现社会风险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策略框架

一 重构社会信任体系

二 优化社会分层结构

三 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四 推进相关制度建设

第六章 重构社会信任体系是实现社会风险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

第一节 社会信任体系缺失的危害性

一 社会信任体系缺失提高社会(经济)互动成本

二 社会信任体系缺失增加社会整合难度

三 社会信任体系缺失引发严重的社会风险

第二节 导致社会信任体系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 传统熟人社会人格信任关系逐渐瓦解

二 社会分层结构尚未得以根本优化

三 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完善

四 现代化制度性信任体系还未健全

第三节 重构社会信任体系的实现路径

一 深化分配领域改革,优化社会分层结构

二 激发经济社会创新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力转型

三 改革社会管理模式与转变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后记

新时期社会风险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研究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丁东铭。

得书感谢您对《新时期社会风险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文集(第九卷) 电子书
本书收集了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最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2019年第1期:总第10期) 电子书
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期。
碎片整合:社区整体性治理之道(善政思想与治理创新) 电子书
深入探究中国城市社区如何提高自治水平。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第七期) 电子书
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七期。
中国食品安全治理评论(第十二期) 电子书
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