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绎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多个层面对原典马克思主义给予新的解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长达近30年学习、研究、思考的结晶。全书写作也有四年多,几易其稿。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如果解读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成果直接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改革的方向性、合法性紧密相连,理论意义和政治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

作者许庆朴,中共党员。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校研究生教学督导。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理论。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教学和科研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著作:《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3),《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第一位,高教出版社 1999),《近现代中国社会》(第一位,齐鲁书社 2002),《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源》(第一位,人民出版社 2002),《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与中国现实》(第一位,人民出版社 2007)。1991年以来,指导培养在校硕士生17届39名,在职硕士生l3名,博士生3届4名,博士后1名。研究理念:大道无术:与时俱进。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篇——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据的探讨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体系和方法

一 “马克思主义”概念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框架和方法

第二章 马克思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原理

一 马克思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原理(见下图示)

二 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发展动力原理

三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原理

四 20世纪50年代中国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走上公有制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共产主义思想——价值共产主义研究

一 马克思恩格斯人本共产主义思想的原著考察[1]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本质上是人本共产主义

三 马克思恩格斯人本共产主义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

第四章 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1]——制度共产主义研究

一 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原著考察

二 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的科学论证

三 依托股份制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缓缓走向共产主义

四 无产者变有产者——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归宿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过渡”思想[1]——道路共产主义研究

一 马克思恩格斯“和平过渡”思想的原著考察

二 马克思恩格斯“和平过渡”思想的背景分析

三 马克思恩格斯“和平过渡”思想的经济考证

四 马克思恩格斯“和平过渡”思想的历史争锋

五 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与马克思恩格斯和平过渡思想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中国马克思主义

一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道路探寻

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走向[10]——兼论本书的研究方法

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方法篇——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根据的探讨

第七章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先导——孙中山三民主义

一 三民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

二 旧民族主义、新民族主义与新民主主义

三 旧民权主义、新民权主义与新民主主义

四 旧民生主义、新民生主义与新民主主义

第八章 新民主主义的生成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 理论引领:马克思、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和殖民地革命理论

二 国情判断: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确立

三 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

第九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的主体内容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原理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今天的启示:走出自我蒙昧

第十章 新民主主义建设思想——人民共和国的立国理论

一 政治建设: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二 经济建设:国营经济领导的多种成分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建设思想

三 文化建设:共产主义思想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四 社会性质: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新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十一章 新民主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成基础

一 “新民主主义”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界定

三 新民主主义演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四 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否定新民主主义实行社会主义

五 20世纪80年代又为什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历史生成上探讨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十二章 由新民主主义理论立论的毛泽东思想

一 毛泽东思想是具有确定内涵的科学概念

二 毛泽东思想是具有确定内容的科学体系

第十三章 中国革命哲学——毛泽东方法论

一 毛泽东方法论的产生和形成

二 毛泽东方法论的主要原则及导向功能

三 “机动思维”:毛泽东方法论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方法篇——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方法的探讨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形态——邓小平理论

一 邓小平理论的现实依据

二 邓小平理论的直接来源——毛泽东社会主义实践

三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特征

四 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导地位的确立

五 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方略

六 在邓小平引领下,中国人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的大转换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形态——改革、发展、稳定理论

一 中国改革理论

二 中国发展理论

三 中国稳定理论

四 改革、发展、稳定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形态——人本执政发展观[1]——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发展观的历史演变论起

一 毛泽东强国意识主导的“国本”发展观

二 邓小平富民意识主导的“民本”发展观

三 江泽民、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四 人本执政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大价值意义

第十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方法论

一 开启时代新风的邓小平方法论思想

二 正在生成和影响中国的“中衡”新方法——探寻中庸与唯物辩证法的连接和融合(图示)[49]

结语:学习马克思,“为人类工作”,为“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书目

一 经典作家著作

二 中央文献与领导人重要讲话

三 国内外学术专著

四 本书作者相关著述

研究说明和后记

一 研究说明

二 后话和致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绎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许庆朴。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佛典汉译评论与佛学中国化 电子书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佛典汉译评论的诞生、佛典汉译评论的演进、自成体系的佛典汉译评论、完备严密的佛典汉译评论范畴与命题等。
科琴分析哲学思想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是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加文·科琴分析哲学思想的介绍。加文·科琴试图把英国分析哲学的传统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相结合,从分析主义的视角出发,对马克思的实践思想、科学理论、革命策略以及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等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整体论的实践哲学思想,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论的基本特征,最终形成了一种极具英国特色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技术哲学思
吉登斯社会哲学思想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主要是对英国新左派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哲学思想的解读。吉登斯通过对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等社会哲学思想的梳理,结合当代欧洲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以商品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极权主义的现代化政治和现代性的民主制度的批判为切入点,试图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关联起来,形成了一种总体化的社会哲学思想。
安德森“类型学”唯物史观思想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为立脚点,从总体上把握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佩里·安德森对于唯物史观的科学阐释,认为安德森在综合采用经典马克思主义、英国经验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欧陆理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类型学”的唯物史观思想。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电子书
本书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