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与艺术

西方美学与艺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抓住历史脉络的同时,对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内容简介

本书还原和建构西方美学和艺术哲学的走向,使学生在掌握文艺美学经典命题的同时,培养学术前沿意识。本书作者杨向荣,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理论、文化社会学、大众文化与传播理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讲 美与美学

一、美是什么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

三、美学的学科疆界

第二讲 艺术与艺术品

一、艺术的概念分析

二、艺术的功能分析

三、艺术的形态分析

四、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

五、艺术品作为观念对象

六、艺术品作为制度对象

第三讲 模仿/再现

一、模仿/再现的内涵

二、从模仿到再现

三、模仿/再现与主体性

四、模仿/再现的反思

第四讲 表现

一、从模仿到表现

二、表现说的理论流变

三、表现说的经验依据

第五讲 形式

一、古希腊罗马的形式观

二、形式美学与蛇形线

三、先验形式观

四、有意味的形式

五、俄国形式主义

六、形式与社会批判

第六讲 艺术自主性

一、艺术自主性的语境

二、为艺术而艺术与艺术自主性

三、艺术自主性的批判之维

四、艺术自主性的内在悖论

第七讲 艺术的终结

一、黑格尔与艺术的终结

二、丹托与艺术的终结

三、卡斯比特与艺术的终结

四、艺术终结论的反思

第八讲 艺术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一、现代性

二、审美现代性

三、现代主义艺术

四、后现代性

五、后现代主义艺术

第九讲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日常生活

二、审美与日常性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征

第十讲 时尚

一、时尚与阶级区分功能

二、时尚与集体选择功能

三、时尚的审美现代性悖论

四、时尚与康德的悖论

第十一讲 身体景观

一、身体的历史

二、身体何以成为景观

三、身体景观的特征

第十二讲 图文景观

一、读图时代的图文景观

二、图文景观的诗画渊源

三、图文景观的内在张力

后记

西方美学与艺术是2013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谭善明。

得书感谢您对《西方美学与艺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学基本 电子书
本书从美的事实即美的现象出发,以美学基本问题即美的本质的探讨为支点,结合对美的现象及其实现、欣赏过程的分析,明确了美的本质的客观表述,并以此推导出相应的美的主要规则,其中包括美的泛美事实、(多维动态)镜像结构、谨慎执中、流动实现、梯级特征、异类可比、目标导引、区分呈现、严格边界等规则;通过对美及其形式来源、演化过程分析,明确了适度效用、限度模仿、符号演化等规则。在此基础上演绎出美的数学表达形式及量
美学导论 电子书
美国著名哲学家、分析美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乔治·迪基,他所亲自撰写的《美学导论:一种分析美学路径》,既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史,又从理论的高度阐发了当代美学的最新问题,从而形成了分析美学的基本架构,并为美学的读者提供了一本经典的入门之作。这本导论作为分析美学导论当中的重要文本之一,对于历史上的“美的理论”、“审美态度”、“元批评”、“艺术理论”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历史梳理,并对于“艺术惯例论
美学纲要·美学精要 电子书
《美学纲要》是1913年克罗齐受美国赖斯学院院长之邀,为该校落成典礼撰写的讲演稿,是对《美学的理论》中探讨的美学问题的扩展和深化,它充分论述抒情直觉及艺术创造的理论、批评及文学艺术史的方法论。《美学精要》是克罗齐于1928年为《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版撰写的“美学”条目,是对克罗齐美学思想的简明、全面的概述,内容涉及艺术作为独立的精神形式,美学作为哲学学科,艺术与语言、艺术与修辞学、艺术与哲学、诗人
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回归自然”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自然”“自由”“情感”是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和经纬线,而这三者又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研究卢梭的美学思想,应在由“自然”“自由”“情感”所构成的现代性问题关联域中做整体考察。本书以启蒙时代的文化及美学思潮为背景,探讨卢梭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潜在逻辑体系、主要理论范畴、现代价值阐释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而探究其对于当下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
香山美学论集(1) 电子书
2016年7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在京共同举办了第一期“中国美学暑期高级研修班”。与会者聚集在香山脚下,共同聆听,热烈讨论,相互交流——“香山一期”成为他们共同的名字。本书收录的27篇论文,选自研修班学员提交的个人成果。它们涉及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诸多方面,有着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代表了研修班学员个人的收获,也记录了中国美学界一次富有意义的学术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