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与理性

常识与理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法学家江国华对司法哲学的思考文集。

内容简介

常识是一种有约束力的信念原则,在与政治、道德、法律等有关的实践哲学中起规范和准则作用。对于法官而言,常识与理性同等重要。若司法判断忤逆常识,譬如作出“火车非机动车”之判断,那么司法权威将无从树立。因此,中国的司法改革当回归常识和理性,以实践为全部基础,遵循一种行动中的司法哲学——司法实践主义。

当今中国司法所遭遇的种种困境,是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在司法领域的反映,具有某种程度的历史必然性。欲化解这些困厄,绝非一步能到位,亦非司法自身的修修补补所能达成。这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不断的理论探索和时间摸索。唯有置身于整个社会综合改革的大视野之中,司法改革才有可能成就自身。

作者简介

作者江国华,湖南人,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学者,第七届

“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获得者。代表著作有《宪法哲学导论》(2007年)、《立法:理想与变革》(2008年)、《宪法与公民教育》(2010年)等,代表论文有《中国宪法的研究范式与向度》(《中国法学》2011年第1期)、《转型中国的司法价值观》(《法学研究》2014年第1期)、《实质合宪论:中国30年改革正当性检视》(《中国法学》2013年第3期)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题记

导论司法立宪主义与中国司法改革

一司法立宪主义的基本意味

二司法立宪主义视野中的“司改问题”

三司法立宪主义视野中的“司改理路”

第一章法院的定位与职责

一法院的审判者定位及其宪法依据

二法院的治理者角色及其法理

三司法之治——通过审判的社会治理

第二章法官的角色与本位

一重返常识:作为裁判员的法官

二回缚理性:作为工程师的法官

三规复本位:作为规则适用者的法官

第三章司法权的谦抑与能动

一本体论:谦抑的审判权

二方法论:能动的审判官

三原则与方法:走向能动的司法

第四章司法的国家性与地方性

一审判权的国家性

二审判事务的地方性

三司法的相对统一论

第五章司法偏好的衡平与折中

一司法之程序性偏好

二司法之实体性偏好

三司法之中庸性偏好

第六章司法效果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一法律效果:审判之客观效果

二社会效果:审判之主观效果

三在法律框架内谋求社会效果的最优化

第七章司法理性的逻辑与悖论

一司法理性之逻辑

二司法理性之悖论

三走向包容性司法:司法改革的一个可能向度

第八章司法裁判模式的困境与取向

一职权主义之悖论

二当事人主义之诘难

三走向衡平的裁判模式

第九章司法技术与司法政治

一司法技术:司法过程的客观构造

二司法政治:司法过程的主观构造

三司法的政治性与技术性何以兼容

第十章司法规律与司法改革

一司法不是唯一的

二法院不是万能的

三综合的司法改革理念

代结语转型中国的司法价值观

一政治司法价值观:为阶级斗争冲锋陷阵

二经济司法价值观: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三社会司法价值观:为社会稳定排忧解难

四走向衡平司法价值观:为法治文明注译导航

参考文献

常识与理性是2017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江国华。

得书感谢您对《常识与理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纳税实务习题与实训 电子书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纳税实务(第3版)》(书号:978-7-115-42918-6)的配套用书,以最新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编写。全书共9个项目,每个项目均包括与课堂教学同步的学习指导、习题和实训。其中学习指导部分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主要业务;习题和实训部分包括典型例题分析和职业能力训练。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电子书
本书详述建设工程招投标理论与实践,侧重实用性,共5章涉及市场概述、招投标及合同管理。
法律与伦理(第4期) 电子书
本书市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四期。
法律与伦理(第5期) 电子书
本书市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五期。
法律与伦理(第6辑) 电子书
本书是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主办的集刊,本书是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