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北京城(当代北京城市空间研究丛书8)

大学校园北京城(当代北京城市空间研究丛书8)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关注大学校园与北京城市空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止,系统探讨了当代北京城大学校园的现状、类型与特征,归纳了北京城大学校园的四大问题。而后分析问题并论述了问题形成的原因与机制,进而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本书为提高大学校园及北京的城市空间品质提供了一种思路。

本书适合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高等教育等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的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陈瑾羲,1999年至2011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并获得建筑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助理研究、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博士后。关注现当代中国的城市空间,主要专业领域为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迄今发表学术论文和其他各类专业文章约20篇。为《中华读书报》等撰写海外建筑与城市专栏。现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微观北京 & 广角北京——当代北京城市空间研究丛书总序

绪论

壹 大学校园的普遍问题

贰 为什么要研究北京的大学校园

叁 为什么从城市的角度研究大学校园

肆 如何从城市的角度研究大学校园

(一)大学与城市的关系

(二)大学校园的分布位置

(三)大学校园与周边环境

伍 大学校园与城市的理想关系

第一章 北京城的大学校园

壹 现状综述

(一)隶属多及合作壁垒

(二)类型齐全源于计划

(三)重点大学易获支持

(四)校园面积差异显著

贰 局部聚集

(一)1950年代规划决定西北郊聚集

(二)1980年代后规划引导卫星城聚集

叁 四大问题

(一)旧城大学校园空心化的问题

(二)远郊区分校园成孤岛的问题

(三)校园成交通拥堵症结的问题

(四)校园被城市道路割裂的问题

(五)四大问题的内在关联

第二章 旧城大学校园空心化

壹 搬离旧城成为趋势

(一)搬离的校园

(二)留守的校园

贰 搬离旧城原因何在

(一)扩展校园寻求新址

(二)发展旧城腾出空间

叁 保护校园并发展旧城

(一)注入旧城活力

(二)保护历史建筑

肆 如何保留旧城中的校园

(一)置换旧城用地

(二)租赁旧城建筑

釜底抽薪,大学校园搬离旧城虽速难优

第三章 远郊区分校园成孤岛

壹 距离远致成孤岛

(一)与主校园联系弱的分校园

(二)与主校园联系较弱的分校园

(三)与主校园联系适中的分校园

贰 与主校园联系弱的分校园特征

(一)远郊区分布

(二)建设时间短

叁 分校园与主校园联系弱的原因

(一)大学大幅扩招

(二)新城战略引导

肆 分校园与主校园相互联系策略

(一)建设公交系统

(二)共享校园设施

方兴未艾,分校园的联系与共享势在必行

第四章 校园成交通拥堵症结

壹 大学校园周边的交通现状

(一)分级标准

(二)交通拥堵

(三)交通较堵

(四)交通尚可

贰 周边拥堵的大学校园特征

(一)占地面积大

(二)重要程度高

(三)聚集程度高

叁 大学校园成为拥堵的症结

(一)路网间距过大

(二)相关产业聚集

(三)入口人车滞留

肆 校园周边交通的疏导策略

(一)缩小路网间距

(二)疏散周边产业

(三)推广慢行系统

愚公移山,校园周边交通疏导多管齐下

第五章 校园被城市道路割裂

壹 城市道路割裂校园现状

(一)空间严重割裂

(二)空间割裂

(三)空间仍完整

贰 校园空间割裂的表现

(一)核心功能被割裂

(二)附属功能被割裂

叁 什么原因导致校园被割裂

(一)城市交通需要

(二)校园用地扩张

肆 校园空间完整性补救策略

(一)设置人行系统

(二)调整校园规划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壹 研究的初步结论

贰 多管齐下的策略

叁 决策偏颇是动因

肆 多方参与、合作决策、校园自主,迈向大学之都

附录A 北京城的大学校园名录

附录B 大学校园周边交通路况

附录C 大学校园管理者访谈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大学校园北京城(当代北京城市空间研究丛书8)是2014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瑾羲。

得书感谢您对《大学校园北京城(当代北京城市空间研究丛书8)》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城市空间分析与区位政策:以北京、杭州为例 电子书
本书以微观企业数据为基础,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城市产业的空间分布、集聚特征、形成机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力图透过微观企业的区位布局,反映城市宏观尺度的空间现象,从空间角度揭示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对北京和杭州两个中国全球化、信息化先行城市的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一定程度上刻画了未来城市内部产业空间发展的整体趋势,同时也展现了不同规模等级、发展环境城市中企业区位决策的差异化特征,有助于我国
城市空间巨系统 电子书
当前,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也从数量向质量、从外延向内涵转变,以历史的眼光以及全球的视野紧贴时代的发展特征,研究城市空间发展路径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本书对城市空间与经济、人文等要素协调发展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城市空间优化和发展未来的探索,正是对当前如何实现城市空间内涵式、可持续发展这一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同时也为我国城市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开拓思路并提供现实借鉴。
当代建筑思想评论丛书——在空间的密林中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过去的若干年内对于当代建筑问题特别是“中国建筑”的思考。内容包括空间细语、社会戏剧、生长的城市三大部分。
哈长城市群的空间演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城市群的内涵与城市群形成机制与发育机理,分析了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诱因、特征与机制,并对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特点和经验做出总结,提出中国城市群的战略目标、思路与展望;对哈长城市群的整体概况和空间布局做出详细的介绍,通过各种发育指标判断哈长城市群所处的发展阶段;通过构建的城市群评估体系,阐述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各自的优势和缺陷,为两省城市群整合发展提供依据。
北京的城市地位 电子书
本书对现有的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阐明世界城市网络的基本概念、分析内容、测量方法、数据来源和数据分析方法等最基本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世界城市网络的整体样貌做出描述和分析,并找出北京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