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中的“罪”研究

中外文学中的“罪”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社会学范畴内的犯罪学仅有100余年的历史。相比之下,文学中的“罪”母题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其精彩纷呈的表现方式不仅映射社会现实,也承载时代的理念。

内容简介

亘古至今,文学作品中对有关犯罪起因、过程与结果的描写便不绝于缕。

本书研究以“罪”为母题、涉及犯罪的中西文学。

“或许,没有哪一种形式像犯罪文学那样魅力无穷。它的力量在于自身可轻易地转化为不同的形式,融入绚丽的文化,此为本书研究之焦点……”

作者简介

作者袁洪庚,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HKU);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文学、东西方比较文学;在《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业余从事文学翻译,出版《白色旅馆》等译著11部,在文学界刊物上发表译文(诗)60余篇(首);共发表中英文译作250余万字;主编工具书、教材、论文集、译文集等14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致谢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编 “罪”在文学中的呈现

第一章 犯罪文学范畴内的侦探小说起源

侦探小说的渊源及定义

侦探小说问世的背景

经典侦探小说及其“范式”

由侦探小说派生出的变体

第二章 “探罪”叙事的演变与审美

从现实到虚构:文学中“罪”的概念

善与恶的较量:前现代文学中的犯罪

对峙中的消解:现代犯罪文学中“罪”的悖论

第三章 侦探小说叙事研究史述

注重读者反应的早期批评

结构主义贯穿其中的中期批评

面向未来的近期批评

攻玉之石:作为叙事个案的《被窃之信》

第四章 主流与类型犯罪文学中的全景敞视主义

历史背景与理论沿革

主流文学中的直观图解

类型文学中“看”的隐晦政治

第二编 递进中的犯罪文学范式

第五章 《俄狄浦斯王》中的侦探小说因子

“罪”或人与规训的对抗:悲剧与侦探小说的共同母题

“突转”与“发现”中孕育的侦探小说范式

侦探小说因子的重新演绎

第六章 《莫格街谋杀案》中的“罪犯”以及关于“罪”的反讽

难以成立的“谋杀案”

隐形权力下非人的“人物”

生活决定意识

犬儒主义者的矛盾心态

第七章 有无之间的罪:爱伦·坡的首篇侦探小说

爱伦·坡的首篇侦探小说

人心,一部“不容许被阅读的书”

窥视者与游荡者的角色分派

不可靠叙事者,“我”是谁?

文本,一个有待破解的谜

第八章 P. D. 詹姆斯与侦探小说的英国传统

社会派侦探小说家之集大成者

“她想把我们造就为更好的人”

明晰的场景与氛围

别具匠心的人物塑造

隐性与显形理论

第三编 消弭“罪”的另类犯罪文学

第九章 《一件臆想杀人案》中的犯罪心理

“壁橱里的骷髅”与侦探小说范式

方法与内容:精神分析学的渗透

弑父,“想象错觉”中的犯罪焦虑

关于罪的形而上思辨

第十章 《塞巴斯蒂安·耐特真实的一生》中的“寻觅”母题

现代版的俄狄浦斯神话

虚与实之间的文本策略

第十一章 《玫瑰之名》:以“互文”呈现的侦探小说

“互文性”与侦探小说程式

戏仿式“互文”中的自我指涉

反讽式“互文”中的隐匿反叛

第十二章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中的“罪”

激发解读欲望的“化石”

“突转”与“发现”中的悲剧内涵

生与死之间的心理现实映射

第四编 另辟蹊径的中国犯罪文学

第十三章 公案小说与侦探小说异同辨

中国文化与文学视域里的公案小说

附会于侦探小说视域里的公案小说

南辕北辙的道统使两类小说无法交汇

第十四章 在文学观嬗变中沉浮的中国当代犯罪文学

新型犯罪文学侦探小说的勃发与式微

新语境下取代侦探小说的警探小说

犯罪文学的复苏及与“纯”小说的重叠

第十五章 中国当代玄学侦探小说发生论

玄学侦探小说生成的理论背景

由“逆反”到“玄学”的侦探小说

不自知自觉的实验者

第十六章 王朔,当代玄学侦探小说的开拓者

被忽略并误读的侦探小说家

载道之器,或理念小说

双重博弈:案件侦破中的游戏

无法以二分法归纳的人物形象

第十七章 格非早期作品中的弗洛伊德主义

窥探人心的悬疑式侦探小说

犯罪起因与弗洛伊德主义的“欲望”

吸引读者参与的可写性文本

参考文献

中外文学中的“罪”研究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袁洪庚。

得书感谢您对《中外文学中的“罪”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外戏剧论稿 电子书
本书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中外剧作家的经典作品及戏剧史上较为突出的戏剧现象为研究对象,从作家创作专题、剧作艺术手法、作家作品比较三个层面入手,对所选对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美国亚裔文学的六个重要分支,即美国华裔文学、美国日裔文学、美国韩裔文学、美国印裔文学、美国菲裔文学和美国越裔文学,分别进行了阐述研究,详尽梳理了美国亚裔文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新世纪以来美国亚裔文学的发展趋势。
寻找诗意的家园:贵州生态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贵州生态文学研究的专著。本书分析和评价了贵州生态文学的发展渊源及其主要成就,对生态文学的特征进行了深入论述,对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书中通过对贵州民间文学生态意识的解读,探讨了贵州民间文学中深厚的生态思想资源对贵州生态文学创作的启示作用;通过对贵州作家的生态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揭示了贵州生态文学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下,探讨了贵州生态文学创作对现实的关注
多维视野下的中日文学研究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有合作交流协议,并于2017年确定了一个共同研讨主题,即“全球化时代的人文学科诸相研究——当代中日、东西交流的启发”,各自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就佛教与中日文化的关系、中日古代“日记”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礼乐制度、近现代中日文化交流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学者发表了高水平论文。本书即是此次研讨会的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