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系统研究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的论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的论著。在描述清末、民初、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之编写的基础上,研究教科书的内容,探讨了历史书写与认同建构的关系,即历史教科书与民族主义认同、政权统治合法性认同之建立的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刘超,安徽六安人,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南京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目前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教科书的整理与研究。主持第一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学术委员会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改版弁言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出版前言
导论
一 历史教科书与民族主义研究:问题与方法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四 历史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
上编
第一章 清末中国历史教科书之编写
一 清政府教育宗旨与教科书编写
二 救急之选:引译日本编写的中国历史教科书
三 爱国教育:中国自编教科书之兴起
四 教科书与清政府教育目标之分合
小结
第二章 民初中国历史教科书之编写
一 养成共和国民:民初中国历史教科书之编写
二 1922年新学制与教科书编写
三 新学制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特点
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之编写
一 三民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二 教科书编写的模式化与“国定本”的颁行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科书改编本
四 高扬民族主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特点
五 教科书与课程标准之分合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历史教科书编者
一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编者概况
二 编者之构成:地缘与学缘
三 编者的职业与专业:编辑与史家
四 编者与政府之分合
小结
第五章 书局的权势网络与知识生产
一 高集中度与高关联性:以商务印书馆为中心的出版业
二 书局与课程标准的制订
三 上层路线:书局与教育部之关系
四 占领市场之一:民初中国历史教科书广告战
五 占领市场之二:书局间的竞争与合作
小结
第六章 历史知识与社会意识——以孔子叙述为中心
一 清末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
二 民初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
四 教科书叙述与国家、思想界之关联
五 教科书叙述:孔子儒学在近代中国的难局
小结
下编
第七章 古代与近代的表述:中国历史分期问题
一 历史分期与中国历史书写
二 “近古”与中国古代史:发展或停滞
三 中国近代史:“旧史结穴时代”或“西力东渐时代”
四 中国现代史:史家与时代
五 “共和”、“中华民族”与“世界化”:中国近代之展开
六 中国历史公式:普遍历史中的中国史
余论
第八章 考古发现与民族认同
一 考古学与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写
二 史前史的出现与中国历史的拉长
三 商代的信史开端与中国历史期的缩短
四 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社会进化阶段的象征
五 考古学与民族认同:古史辨运动之参照
小结
第九章 危机与认同:中国民族起源说
一 中国人种起源作为问题的出现与“西来说”
二 1930年代前教科书中的“中国人种西来说”
三 1930年代后教科书中的“中国人种土著说”
四 考古发现与“中国人种土著说”的兴起
五 “暂行断定”“土著说”:考古发现与民族情感
小结
第十章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中国民族叙述
一 清末引译教科书中的民族叙述
二 清末自编教科书中的民族叙述
三 民初的中华民族“一源说”
四 民族同化:部分民族之汉化
五 民族融合: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
小结
第十一章 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民国教科书中的清史叙述
一 教科书中的清初内政措施叙述与清史
二 民初教科书中的清初内政叙述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科书中的清初内政叙述
四 共和政体与民初教科书中的共和立场
五 党国体制:政治认同与汉族立场
六 民国社会中汉族意识的参照
七 政治认同下的双重民族叙述
小结
第十二章 知识生产与文化政治:新文化运动叙述
一 民国教科书中的新文化运动叙述
二 整理国故与新文化运动
三 整理国故与“反传统”:国民党对新文化运动的批判
四 教科书中对五四运动及其与新文化运动关系的叙述
五 国共两党对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阐释
小结
第十三章 帝国主义话语与中国近代史书写
一 帝国主义话语与历史教科书编写
二 帝国主义话语与历史书写:以鸦片战争为例
三 帝国主义侵略及其影响
四 军阀: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
五 国民革命与废除不平等条约:反帝反封建与合法性建构
六 光荣与苦难:民族史叙述与民族国家认同
小结
第十四章 教科书案(上):《现代初中本国史》案
一 《现代初中本国史》之编写
二 《现代初中本国史》中的“三皇五帝”叙述
三 黄帝始祖地位与“共信”之国本
四 传疑与象征:其他教科书黄帝叙述之参照
五 国民党的思想控制
小结
第十五章 教科书案(下):《白话本国史》案
一 《白话本国史》之编写
二 《白话本国史》中关于岳飞的叙述
三 《白话本国史》案
四 民族英雄叙述的尺度:南京国民政府对历史人物的扬抑
余论
结语
一 教科书知识的性质:国家意志与个人观点
二 历史教科书的功能:民族认同与政治认同
三 历史教育的本义:个人与国家
四 历史知识:建构与反建构
附录 清末民国时期中小学的历史课程设置
征引文献
索引
后记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书目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稿约
历史书写与认同建构: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研究(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刘超。
得书感谢您对《历史书写与认同建构: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研究(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