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哲学长编

中世纪哲学长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纵观1500年的中世纪哲学史,一部理性与信仰、科学与神学的争论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基督教哲学1500年》的修订版,是一部专题研究公元2—16世纪西方中世纪哲学有关问题的学术专著。

全书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采取历史研究和哲学分析方法,结合国际上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全面介绍了中世纪哲学的思想来源、教父哲学、神秘主义、经院哲学、15—16世纪基督教哲学等各阶段哲学的主要内容与发展脉络。

作者简介

作者赵敦华,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主攻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基督教哲学。著有《基督教哲学1500年》《回到思想的本质》《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人性和伦理的跨人性研究》《当代英美哲学举要》《西方哲学通史》(古代中世纪部分)《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西方哲学简史》和《圣经历史哲学》等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注释说明

第一章 中世纪哲学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概要

1. 柏拉图主义

2. 亚里士多德主义

3. 新柏拉图主义

4. 希腊哲学的衰落

第二节 《圣经》观念的历史演变

1. 上帝耶和华的形象

2. “誓约民”的观念

3. 伦理的宗教化

4. 耶稣基督的教诲

5. 保罗神学

6. 约翰神学

第三节 碰撞与融合

1. 神的观念

2. 伦理观

3. 自然观

4. 逻各斯与道

第二章 早期教父哲学

第一节 希腊护教士

1. 查士丁

2. 塔提安

3. 阿萨纳戈拉斯

4. 提奥菲勒

5. 伊里奈乌

6. 希波利特

第二节 亚历山大城的希腊教父

1. 克莱门特

2. 奥立金

第三节 早期拉丁护教士

1. 德尔图良

2. 菲力斯

3. 阿诺毕乌斯

4. 拉克坦修

小结:2、3世纪教父与希腊哲学

第四节 “三位一体”问题的哲学意义

1. “三位一体”的来源

2. 尼西亚信经中的哲学术语

3. 围绕“三位一体”教义的争论

4. 阿塔纳修斯

5. 纳西盎的格列高利

6. 普瓦蒂埃的希拉里

7. 维克多里

第五节 卡帕多奇亚的希腊教父

1. 大巴兹尔

2. 尼斯的格列高利

第三章 奥古斯丁主义

第一节 “基督教学说”

第二节 光照论

1. 不能怀疑一切

2. 上帝存在的认识论证明

3. “上帝即光”

4. 记忆的内在真理

第三节 神学世界观

1. 自然的秩序

2. 种质论

3. 时间学说

4. 人的本性

第四节 恶与爱

1. 恶的性质和原因

2. 恶的类别

3. 选择自由与上帝恩典

4. 爱的伦理学

第五节 上帝之城

1. 俗史与圣史的区别

2. 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

3. “两城论”的社会观

4. “地上之城”的正当与不正当

5. 国家的和平

小结:奥古斯丁主义的哲学特征

第四章 晚期教父哲学

第一节 波埃修的哲学

1. 逻辑思想

2. 《神学短文》

3. 《哲学的安慰》

4. 古代文化知识的保留

5. 古代知识的汇总

第二节 神秘主义的滥觞

1. 伪狄奥尼修斯

2. 马克西姆

3. “圣像哲学”

4. 拜占庭学者对神秘主义的反应

小结:希腊教父的柏拉图主义传统

第三节 卡罗林文化复兴

1. 阿尔琴及其学生

2. 逻辑辩论

第四节 爱留根纳的《论自然的区分》

1. 辩证的方法和结构

2. 自然的区分和集合

3. 上帝与世界

4. 自我显示说

第五章 经院哲学的诞生

第一节 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争论

1. 吉伯特

2. 贝伦加尔

3. 贝克的兰弗郎克

4. 达米安

第二节 坎特伯雷的安瑟尔谟

1. “信仰寻求理性”

2. 《独白》的柏拉图主义观点

3.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4. 真理即正当

5. 意志自由论

第三节 阿伯拉尔

1. “苦难人生”

2. 辩证神学

3. 理性伦理学

第四节 关于共相性质问题的争论

1. 罗色林与安瑟尔谟

2. 阿伯拉尔的温和唯名论

3. 吉尔伯特的“天然形式”论

4. 索尔兹伯里的约翰的总结

第五节 夏特尔的经院学者

1. 夏特尔的贝纳尔

2. 普瓦提埃的吉尔伯特

3. 索尔兹伯里的约翰

4. 宇宙观

第六节 正统的神秘主义

1. 明谷的贝纳尔和西多会

2. 圣维克多学校

3. 里尔的阿兰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传播

第一节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概要

1. 阿尔金底

2. 阿尔法拉比

3. 阿维森纳

4. 阿尔加扎里

5. 阿维门巴斯

6. 阿布巴斯

7. 阿维洛依

第二节 中世纪犹太哲学概要

1. 阿维斯布朗

2. 梅蒙尼德

小结:阿拉伯哲学与犹太哲学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翻译

第四节 大学的诞生

第五节 僧团与教会的影响

第七章 经院哲学的兴盛

第一节 早期巴黎的经院哲学

1. 奥歇里的威廉

2. 校长菲立浦

3. 奥维尼的威廉

4. 哈勒斯的亚历山大

5. 拉劳切尔的约翰

6. 西班牙的彼得

第二节 英国经院哲学

1. 格罗斯特

2. 伪格罗斯特著作

3. 罗吉尔·培根

第三节 科隆的经院哲学

1. 大阿尔伯特

2. 科隆的新柏拉图主义

3. 艾克哈特

小结:中世纪哲学的民族性

第八章 托马斯主义

第一节 哲学与神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上帝存在的证明

1. “上帝”与“被造物”的类比

2. 上帝存在的“先天证明”和“后天证明”

3. 上帝存在证明的“五路”

第三节 存在与本质的区分

1. 存在与存在者

2. “自有的存在者”与“共有的存在者”

3. “是这个”与“其所是”

4. 存在与本质

5. 以“存在”为中心的实体论

第四节 形式与质料的辨析

1. “四因”的辨析

2. 反“多型论”和“种质论”的辨析

3. “质料”的辨析

第五节 人与灵魂

1. 灵魂总论

2. 认识论

3. 行为论

第六节 自然法与政治学说

1. 自然法的历史渊源

2. 阿奎那之前的自然法学说

3. 阿奎那的法的体系

4. 自然法的应用

小结:托马斯主义的主要特征与历史地位

第九章 经院哲学的分裂

第一节 波那文图拉主义

1. 波纳文图拉的基本倾向

2. 奥古斯丁主义的知识等级论

3. 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批判

4. 波那文图拉与阿奎那的理论分歧

第二节 拉丁阿维洛依主义

1. 布拉邦的西格尔

2. 达西亚的波埃修

第三节 大谴责

第四节 大论战

1. 订正派与反订正派

2. 阿库斯帕达的马修

3. 根特的亨利

小结:77禁令的影响

第十章 司各脱主义

第一节 “存在”的形而上学之辨

1. “存在之为存在”的首要意义

2. “存在”概念的单义性

3. 存在的“样式区分”

第二节 无限上帝的形而上学

1. 证明上帝的前提条件

2. 上帝第一存在的后天证明

3. 无限上帝存在的先天证明

4. 上帝的无限可能性无需也不可证明

第三节 有限存在的形而上学

1. 质料/形式≠潜在/现实

2. 共相的性质

3. 实体个别化原则——“此性”

第四节 认识的动力与过程

1. 知识的动力因

2. 抽象知识与直观知识的区分

3. 演绎知识与归纳知识的区分

第五节 意志主义

1. 意志主义的上帝论

2. 意志主义的灵魂观

3. 意志主义的伦理观

第六节 司各脱主义者

1. 安德里斯

2. 麦耶农的弗兰西斯

3. 昂维克的威廉

4. 里帕的约翰

第十一章 奥康主义和“现代路线”

第一节 新唯名论的前奏

1. 杜朗达

2. 奥里略的彼得

3. 哈克莱的亨利

第二节 奥康主义概述

第三节 词项逻辑与唯名论

1. 词项的性质

2. 意念与词项的逻辑功能

3. 科学何以可能?

4. 普遍的表述何以可能?

第四节 唯名论的认识论

1. 领悟与判断

2. 直观认识和抽象认识

3. 证据知识和自明知识

4. 共相的性质

第五节 唯名论的后果

1. “本体论的还原”

2. 意志主义的神学

3. 意志主义的伦理学

4. 政治观点

第六节 唯名论思潮

1. 沃德哈姆

2. 荷尔考特

3. 里米尼的格列高利

4. 米里考的约翰

5. 奥特里考的尼古拉

6. 约翰·吉森

第七节 国家主义的政治哲学

1. 中世纪政治哲学概览

2. 帕多瓦的马西留

第八节 经验科学精神的兴起

1. 布里丹

2. 巴黎学派

第十二章 中世纪晚期哲学

第一节 站在新旧哲学的门槛上

1. 拉蒙·鲁尔

2. 库萨的尼古拉

第二节 帕多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1. 威尼斯的保罗

2. 梯也尼的加埃塔诺

3. 尼科拉托·维尼阿斯

4. 亚历山大·阿契里尼

5. 阿格斯替诺·尼孚

6. 彭波那齐

第三节 经院哲学的发展

1. 危机中的机遇

2. 经院哲学在西班牙的复兴

3. 苏阿雷斯

第四节 中世纪之后

1. 17世纪的经院哲学

2.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传统主义

3. 新经院哲学

参考文献

中-英-拉丁-希腊文术语对照表

中世纪哲学长编是2023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赵敦华。

得书感谢您对《中世纪哲学长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儿童哲学 电子书
目前,儿童哲学在国内尚属新兴学科领域,但其所涉内容与知识面却甚为广阔。就国际范围内来看,对于儿童的认识也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才成为一个专业领域而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21世纪的今天,对于儿童的研究更是迈向了一个全方位的里程碑阶段,但不论有多少门学科与科学围绕着“儿童”这一主题,其中的一个思考起点则是哲学。尤其对于一流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而言,极为需要系统掌握儿童哲学这门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智慧。
哲学入门 电子书
本教材不囿于某一国别、派别、部门的哲学,以尽量公正的态度面对和探究人类的哲学智慧,由浅入深地导引学生从“宫墙外望”到“初识门庭”,生成关于哲学世界的基本图景,使学生在进入哲学之门之时形成对哲学的高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哲学、人文素养,促进理论思维训练;初步领略哲学风采和精华,逐渐感悟智慧的人生境界。教材在探讨哲学的诞生、哲学与智慧、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思维、哲学与文明、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
艺术哲学 电子书
《艺术哲学》是戈登•格雷厄姆的著作,他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哲学与艺术教授,已经正式出版多部大学教材和专著,研究范围包括艺术、教育、伦理学、政治学、宗教和科技等领域。本书旨在为初次接触美学和艺术哲学的读者提供全面、易懂的导论。本书具有如下特点:1、排除了玄奥的行话,通俗易懂,适宜于音乐、艺术史、文学史以及哲学等专业的学生使用。2、涉及的艺术范围广泛,从电影、绘画和建筑,到小说、音乐和诗歌。3、讨
电影哲学 电子书
《电影哲学:爱与神话》是欧文·辛格最后一部电影著作,延续了他长期对爱、对电影的哲学思考。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一方面与古典哲学、精神分析、现象学,尤其是结构主义神话学等哲学思想开展对话,是美国哲学吸收、利用欧陆哲学的一次记录;另一方面从综合艺术的角度,比较分析各种艺术的美学特征,代表了早期跨媒介研究的尝试与成果。欧文将神话归为三类,即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理想神话,他结合电影史论,重点讨论其中的两性关系
税法哲学 电子书
本书从税法构成的角度,提出了税法规范由计量规范、识别规范、征收规范所组成,彼此之间构成逻辑上前件与后件的关系,故对征收权的约束成为可能。即使在计量规范、识别规范之间,由于存在同质等量、同量不同质规则,这使纷繁的税法具有清晰的可能。本书围绕税法规范的构成,就税法学内在结构的逻辑性以及外部演化的特性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探索,尤其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研究税法规范的构成,填补了我国税法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