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9)(文化蓝皮书)

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9)(文化蓝皮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沿袭以往皮书范式,其中包含原省域城乡、城镇、乡村、中心城市四卷文化消费景气评价结果。

内容简介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历经数年,研制推出“全国文化消费民生效应评价体系”及各地文化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排行榜,以广大城乡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景气状况的“硬”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各地文化建设和文化生产的实际成效,具有目标检验的终级性质。

作者简介

编者王亚南,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化开发研究中心主任,《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执行主编,《中国文化创新蓝皮书》编委,《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编委,全国学科期刊《民族文学研究》南方片编委,主要从事民俗学、民族学及文化理论、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研究。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得到国内相关学界公认的主要学术贡献:(1)提出口承文化概念完成系统研究,强调口承文化传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渊薮,质疑仅视成文史为“文明史”的学术误区,相关著作成为若干高校民俗学研究生必读书;(2)提出并解析人生仪礼中亲长身份晋升仪式,指出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政亲合一”结构体制和“天赋亲权”权力观念;(3)提出并论证“现代‘中华民族’是56个国内民族平等组成的统一国民共同体”和“中国是国内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修正表述,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总报告 General Report

B.1 中国城乡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景气总体评价

一 全国城乡文化教育消费需求增长态势

二 全国城乡文化教育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全国文化教育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全国城乡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技术报告与综合分析Technical Report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B.2 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体系技术报告

一 基础数据来源及其演算方法

二 各项测评指标及其设计思路

三 指标权重分配与测评演算方式

B.3 全国省域城乡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排行

一 各省域城乡文化教育消费需求增长基本状况

二 各省域城乡相关背景协调增长情况对比

三 各省域城乡、区域之间均衡增长状况

四 各省域城乡景气排行与预测

B.4 全国省域城镇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排行

一 各省域城镇文化教育消费需求增长基本状况

二 各省域城镇相关背景协调增长情况对比

三 各省域城乡、区域之间均衡增长状况

四 各省域城镇景气排行与预测

B.5 全国省域乡村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排行

一 各省域乡村文化教育消费需求增长基本状况

二 各省域乡村相关背景协调增长情况对比

三 各省域城乡、区域之间均衡增长状况

四 各省域乡村景气排行与预测

省域城乡报告Reports o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mong Provinces

B.6 湖南:2017年度城乡景气指数排名第1位

一 湖南城乡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湖南城乡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湖南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湖南城乡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7 西藏:1999~2017年城乡景气指数提升第1位

一 西藏城乡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西藏城乡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西藏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西藏城乡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8 贵州:2002~2017年城乡景气指数提升第1位

一 贵州城乡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贵州城乡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贵州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贵州城乡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9 江苏:1997~2017年城乡景气指数提升第2位

一 江苏城乡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江苏城乡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江苏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江苏城乡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10 黑龙江:2017年度城乡景气指数排名第3位

一 黑龙江城乡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黑龙江城乡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黑龙江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黑龙江城乡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11 重庆:2016~2017年城乡景气指数提升第4位

一 重庆城乡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重庆城乡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重庆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重庆城乡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省域城镇报告Reports on City-Towns among Provinces

B.12 安徽:2002~2017年城镇景气指数提升第1位

一 安徽城镇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安徽城镇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安徽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安徽城镇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13 云南:2007~2017年城镇景气指数提升第1位

一 云南城镇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云南城镇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云南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云南城镇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14 辽宁:2017年度城镇景气指数排名第3位

一 辽宁城镇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辽宁城镇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辽宁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辽宁城镇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15 宁夏:2007~2017年城镇景气指数提升第3位

一 宁夏城镇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宁夏城镇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宁夏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宁夏城镇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16 海南:2012~2017年城镇景气指数提升第3位

一 海南城镇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海南城镇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海南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海南城镇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17 上海:2017年度城镇景气指数排名第9位

一 上海城镇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上海城镇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上海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上海城镇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省域乡村报告Reports on Rural Areas among Provinces

B.18 四川:2016~2017年乡村景气指数提升第1位

一 四川乡村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四川乡村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四川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四川乡村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19 广西:2007~2017年乡村景气指数提升第3位

一 广西乡村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广西乡村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广西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广西乡村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20 广东:2007~2017年乡村景气指数提升第6位

一 广东乡村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广东乡村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广东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广东乡村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21 山东:2016~2017年乡村景气指数提升第6位

一 山东乡村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山东乡村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山东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山东乡村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22 湖北:2016~2017年乡村景气指数提升第7位

一 湖北乡村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湖北乡村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湖北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湖北乡村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B.23 天津:2007~2017年乡村景气指数提升第11位

一 天津乡村文教消费需求增长状况

二 天津乡村文教消费相关背景情况

三 天津文教消费城乡、区域协调状况

四 天津乡村文教消费需求景气指数测评

Abstract

Contents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相关皮书推荐(以皮书评价排名排序)

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9)(文化蓝皮书)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王亚南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9)(文化蓝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文化概论 电子书
本书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交通、文字、建筑、宗教、民俗、礼仪以及服饰文化、神秘文化、科技文化、休闲文化等,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演变流程。
中国文化在日本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和价值,以传播和影响为基本脉络,在日本汉学、中国学的学术视野中,将比较文化研究和变异学作为基本方法和理论,以人员交往和书籍传播作为基础,分别在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人物等方面,选取典型案例和材料,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对中国文化根植于日本的点滴进行活泼而生动的解读和分析,对于理解当下世界种种文化现象具有启示意义。
中国文化史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十八章,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囊括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学术文化等各个方面。
文化产业安全评价 电子书
文化产业安全评价是产业安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拓展,是将产业安全理论具体化和实践化的重要环节。陈学民著的《文化产业安全评价》结合产业安全理论、文化经济学、管理学、产业安全工程学等学科,整体阐述了文化产业安全评价方法及实证,对我国文化产业安全进行了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本书建立了文化产业安全评价体系,以防范文化产业风险,维护文化产业安全。本书进一步改进产业安全中的量化方
中国文化名著导读 电子书
本书从体现中国文化精神面貌的儒释道三教,以及经史子集四部的经典当中遴选出十八部最具代表性的中华文化原典,按历史时序和时代影响度对其进行概说和导读,期望能使广大学子得到精神上的涵养与教化。选目基本涵盖了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史类典籍。本书侧重导读和介绍最具中国文化精神和底蕴的原创篇章,从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中提炼有益身心的格言,以此显出与大量标准化的当代教材乃至功利模仿型文化书籍的区别,同时激发当代青年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