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角”视域下汉语转折类复句研究

“小三角”视域下汉语转折类复句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讨中文转折复句现象,深化语句意义理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探讨中文语法现象的学术书籍,主要探讨了中文句式——转折复句的使用方法,不同语用环境下的语用价值,语句所反映的同义关系、递进关系、对立关系、矛盾关系,等等,本书对转折复句的分析有助于读者加深对语句所表达意思的理解。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编委会

复句格式与认知层面关系散论

目录

第一编 “虽然A,但是B”句式探析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价值

三 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四 基本思路

第一章 “虽然A,但是B”句式的语表形式

第一节 让步标“虽然”

第二节 “虽然”和“固然”的异同

第三节 应接标“但是”

第四节 “但是”与“却、倒、又、也”等副词的同现关系

第五节 “但是”与“不过”和“只是”的异同

第二章 “虽然A,但是B”句式的语里内容

第一节 “虽然A,但是B”句式的语义关系

第二节 “虽然A,但是B”句式的认知层面

第三章 “虽然A,但是B”句式的语用价值

第一节 “虽然A,但是B”句式的语用环境

第二节 “虽然A,但是B”句式的心态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专著

二 学术期刊

三 学位论文

第二编 “宁可A,也不B”句式探析

绪论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意义

三 创新之处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视角

六 存在的局限以及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七 语料来源

第一章 “宁可A,也不B”句的语表形式

第一节 “宁可A,也不B”前一分句的语表形式

第二节 “宁可A,也不B”后一分句的语表形式

第三节 “宁可A,也不B”句整体的语表形式

第四节 “宁可A,也不B”句的主语及其位置

第二章 “宁可A,也不B”句的语里内容

第一节 “宁可A,也不B”句的关项C

第二节 “宁可A,也不B”句的意愿选择层面

第三节 “宁可A,也不B”句的选择项A和舍弃项B

第四节 “宁可A,也不B”句的着意焦点

第三章 “宁可A,也不B”句的语用价值

第一节 “宁可A,也不B”句的常规式语用价值

第二节 “宁可A,也不B”句的变换式语用价值

结语

一 语表形式

二 语里内容

三 语用价值

参考文献

一 学术专著

二 学术期刊

三 学位论文

第三编 现代汉语“任凭”句式探析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本编研究对象

三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四 本编研究方法

五 语料来源

第一章 “任凭”句的语表形式

第一节 关系词语

第二节 特殊词语的配置

第三节 前后分句移位

第二章 “任凭”句的语里内容

第一节 “任凭”句的分类

第二节 语义关系

第三节 认知层面

第三章 “任凭”句的语用价值

第一节 预设触发语和预设信息

第二节 语言环境

第三节 主观情感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学术专著

二 期刊论文

三 学位论文

第四编 假转句式考察

绪论

一 研究范围和对象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语料

五 研究目的

第一章 假转句的分类及语表特征

第一节 假转句的分类

第二节 假转句的语表特征

第二章 假转句的语里特征

第一节 因果性假转句

第二节 条件性假转句

第三节 选择性假转句

第四节 祈使性假转句

第五节 需求性假转句

第三章 假转句的语用价值

第一节 因果性假转句的语用价值

第二节 条件性假转句的语用价值

第三节 选择性假转句的语用价值

第四节 祈使性假转句的语用价值

第五节 需求性假转句的语用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专著

二 学术期刊

三 学位论文

第五编 现代汉语“虽然A,但是B”与“即使A,也B”句式比较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现状

二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三 语料来源

第一章 “虽然A,但是B”与“即使A,也B”句式语表形式比较

第一节 “虽然A,但是B”与“即使A,也B”的关系词

第二节 “虽然A,但是B”与“即使A,也B”前后分句的语序

第三节 “虽然A,但是B”与“即使A,也B”的拓展式

第二章 “虽然A,但是B”与“即使A,也B”的语里意义比较

第一节 “虽然A,但是B”与“即使A,也B”分句间的语义关系

第二节 “虽然A,但是B”与“即使A,也B”的认知层面

第三节 “虽然A,但是B”与“即使A,也B”的前项

第三章 “虽然A,但是B”与“即使A,也B”语用价值比较

第一节 相同的语用功能

第二节 不同的语用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专著

二 学术期刊

三 学位论文

第六编 “即使”句与相关复句的比较研究

绪论

一 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二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 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

四 本编的创新之处及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即使”句的语表、语里、语值

第一节 “即使”句的语表形式

第二节 “即使”句的语里内容

第三节 “即使”句的语用价值

第二章 并列逆转“即使”句与并列类复句的比较

第一节 “即使”句与并列复句语表形式的比较

第二节 “即使”句与并列复句语里内容的比较

第三节 “即使”句与并列复句语用价值的比较

第三章 因果逆转“即使”句与因果类复句的比较

第一节 “即使”句与因果类复句语表形式的比较

第二节 “即使”句与因果类复句语里内容的比较

第三节 “即使”句与因果类复句语用价值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专著

二 学术期刊

三 学位论文

后记

“小三角”视域下汉语转折类复句研究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丁力。

得书感谢您对《“小三角”视域下汉语转折类复句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交际类型特征研究 电子书
本书系“国际汉语教育研究丛书”之一。作者基于复杂理论研究汉语类型特征问题,在构建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理论框架基础上,对SLA领域汉语作为目的语的类型特征进行研究设计,并对来自美国、韩国、日本、泰国四个国家的留学生的中介语及汉语母语语料库进行对比,总结不同来源国学习者偏误所反映的汉语类型特征的共同之处及差异之处。全书共五章,分别为:绪论,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建构,研究设计,讨论与分析,建议与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国际汉语教师能力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现有研究存在的四大问题,并通过自建国际汉语教师动态数据库,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结构、能力间互动关系、能力影响因素和能力发展提出了新的结论。
汉语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研究:第二语言教学视角 电子书
本书从同语义类的视角出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基本方法,多维度考察汉语同语义类动词搭配与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同语义动词搭配的相关问题。书中建立起同语义类动词搭配知识体系模型;依托中介语语料库考察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同语义类动词的情况,进而将两库所得结果进行比较;运用语言习得理论讨论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同语义类动词的发展过程以及发生偏误的类型和原因;探讨同语义类动词搭配词典的编纂和研究问题。
复杂动态理论下越南汉语本科生学习行为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国别化的视角出发,全时、全面地对越南汉语本科生的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程度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许多关于学生学习行为和知识领会程度的数据和信息,以此给越南开设汉语专业的高校和机构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交际能力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复杂动态系统的视角重新审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交际能力及其发展过程。通过多模态语料库的建立、分析与讨论,对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及其特征进行了深度的分析,从而建立了相应的汉语交际能力理论框架,并据此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评估等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