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文章集《探索戏剧创作规律》汇集作者38篇文章。
内容简介
作者长期在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文化主管单位工作,本书收录作者各种文章38篇,多为工作需要而作。后附好友短评2篇。全书分别为三辑和附录。第一辑是作者阅读黑格尔《美学》笔记6篇,它们并非系统研究黑格尔艺术思想的成果,而是结合戏剧创作生产实际,经由对黑格尔艺术观的批判性阐发,力图探索戏剧创作的某些规律。第二辑,是作者近年来观摩戏剧演出后撰写的戏剧评论。涉及到的剧目,均为全国以及陕西涌现出来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这些文章,可以看作是第一辑作者的学习心得的具体运用。第三辑,有两组内容,一是作者为参加戏剧创作研修班作品讲评所做的读稿札记,一组是作者在有关创作会议上的辅导提纲。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可以看到作者在工作指导中的党性原则和艺术追求。
作者简介
胡安忍,戏剧评论家,研究员。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和艺术评论,曾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文化艺术报》《当代戏剧》《延河》《艺术界》《西安艺术》以及文化部《艺术通讯》等诸多报刊,发表大量戏剧理论评论文章,批评庸俗化创作倾向,呼唤回归艺术本体,倡导弘扬艺术精神。出版有戏剧评论集《从人性出发》《烦乱的雨丝》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辑
戏剧是主体心灵绽放的艳丽花朵
一、戏剧是主体性最强的一门艺术
二、主体性渗透于戏剧创作的各个环节
三、主体性缺失是目前戏剧创作的一大弊端
新编历史剧要努力彰显主体意识——读黑格尔《美学》启示之二
实现精神意蕴与感性形式的有机统一
1
2
3
4
5
戏剧人物的情致表达——读黑格尔《美学》启示之四
一、什么是情致
二、情致是人的情致
三、情致是一种正能量
四、情致显现于人物性格
“纯粹的光明就是纯粹的黑暗”——读黑格尔《美学》启示之五
一、矛盾冲突是戏剧艺术与生俱来的美学特征
二、戏剧冲突的要义在于“过程”的展示
三、戏剧冲突过程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矛盾冲突过程与精神情感概念同一
五、戏剧矛盾冲突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
过程、精神化及其他——戏剧文本创作应予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聚焦一个话题,写好一个过程
二、注重生活实践,切忌空头说教
三、规避功利目的,追求精神旨趣
四、摆脱真人真事,塑造人物性格
五、遵循情感逻辑,慎用偶然事件
六、剧本虽属文学,舞台是其归宿
第二辑
“十艺节”剧目欣赏
10月10日黄梅戏《雷雨》
10月12日原创歌剧《土楼》
10月13日越剧《柳永》
10月14日昆曲《红楼梦》(上下本)
10月16日秦腔《西京故事》
10月18日音乐剧《钢的琴》
春风化雨天女心——阿宫腔《天女》观后
伸张自由天性,放飞童年梦想——儿童话剧《和你在一起》观后感
蜡炬燃烧,悲泪自流——商洛花鼓现代戏《带灯》观后
记忆虽逝,亲情永存——话剧《爱,不殊不忘》观后
特殊年代苦涩而沉痛的情感记忆
名著改编的完美尝试——话剧《白鹿原》观后
默默麻醉师,悠悠患者情
实现从神到人的艺术转换——莆仙戏《海神妈祖》观后
丝路题材舞剧的双峰之作
讲述汉中故事,高扬民族精神——舞蹈诗《汉颂》观后
常青的艺术之树,永存的人性情感
碌碌庸常事,殷殷温馨情
遗忘的李芳桂,铭记的李十三
心怀大乘,情系众生
丢失项链,捡回良心——秦腔现代戏《项链》观后
悲酸而欣慰的爱情演绎——话剧《平凡的世界》观后
文道遭遇王道的人生历练——新编秦腔历史剧《司马迁》观后
诗意的乡野,精神的田园——民俗儿童剧《二十四个奶奶》观后
月亮河畔的深情壮歌——商洛花鼓现代戏《月亮河》观后
不谢的紫荆花,永续的家国情——商洛花鼓戏《紫荆树下》观后
一幅追寻幸福人生的世俗风情画——原创话剧《四叶草》观后
把大写的“人”字刻在心里——大型话剧《柳青》观后
九月榆林君须记,最是硕果累累时——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剧目述评
一、关注现代题材,反映时代精神
二、历史故事新编,承续民族传统
三、呼唤传统道德,促进社会和谐
四、创新内容形式,制作少儿精品
五、再现丝路风情,抒写民族情怀
六、特殊女性形象,独特人性情感
第三辑
读稿札记(一)
一、现代戏《秋雷》
二、现代戏《闪光的青春》
三、新编历史剧《班超》
四、话剧《小巷深处》
五、现代戏《果熟时节》
六、现代戏《磨道弯弯爱深深》
七、现代戏《范紫东轶事》
八、新编历史剧《鸟迹寻踪》
读稿札记(二)
一、话剧《追梦》
二、秦腔《大秦将军》
三、歌剧《大汉苏武》
四、陕北音乐剧《延河谣》
五、商洛花鼓《聂焘》
六、儿童剧《公主的头花》
七、线腔现代戏《洽川人家》
八、秦腔《红月亮》
八、豫剧现代戏《梦回延安》
读稿札记(三)
一、弦板腔《迟到的忏悔》(作者张英)
二、眉户现代戏《天理良心》(作者张伟峰)
三、新编历史剧《大周名相狄仁杰》(作者王淼王玫)
四、《汉剧长生》(作者王晓云)
五、秦腔古装戏《主仆姻缘》
六、大型现代戏《金龙和银龙》(作者曹豫龙)
读稿札记(四)
一、小戏《启棺鉴》(作者陈岳文)
二、小戏《戏情》(作者韩健)
三、眉户现代小戏《老大背母》(作者周佩玉)
四、小戏《刘保安轶事》(作者张秋里)
五、小戏《我要我的阳光》(作者雷林静)
六、小品《剧院门前》(作者王凤仙)
七、小品《监控器》(作者卢文娟)
八、小品《军嫂军弟》(作者张庆华)
九、独幕剧《千金买笑》(作者张慕瑶)
十、小品《送礼》(作者南路仝斌)
十一、小品《微囧jiong》(作者杨啸峰)
十二、小品《辞母》(作者邹棠华)
十三、小品《唐僧收徒记》(作者高字民李湘)
小品《生日礼物》(作者朱维)
读稿札记(五)
一、话剧《四叶草》(作者张慕瑶)
二、汉剧《汉剧长生》(作者王晓云)
三、话剧《陕南往事》(作者邹棠华)
四、独幕话剧《村魂》(作者苗晓琴)
五、话剧《梦想合租屋》(作者纪红蕾)
六、儿童剧《右脑迷宫》(作者高晓普)
七、小戏《放彩礼》(作者秦锐)
八、儿童剧《艾玛回国记》(作者宋波)
九、小戏《三更暖》(作者邓延信)
十、话剧《向西而歌》(作者王华)
十一、《爱的觉醒》(作者高波)
十二、话剧《如果大学可重来》(作者厚晓哲)
十三、儿童音乐剧《飞翔的丑小鸭》(作者林静)
十四、小品《借钱风波》(作者南路)
十五、小品《路遇》(作者朱维)
十六、小戏曲《替身》(作者李志鹏)
十七、小戏《大宽归来》(作者杨春林)
十八、小品《寻牛记》(作者黄振琼)
十九、戏剧小品《心里话》(作者王凤仙)
读稿札记(六)
一、新编历史剧《李白在长安》(作者黄立新)
二、新编历史剧《少年杨玉环》(作者吕松柏)
三、眉户现代戏《都市挣扎》(作者闫可行)
四、话剧《柳青》(作者唐栋)
五、秦腔现代戏《喜迁莺》(作者陈道久)
六、现代戏《渭华起义》(作者屈小弟史育民)
七、话剧《人生》(作者张文庭)
八、新编秦腔历史剧《关中晓月》(作者郑怀兴)
“十一艺节”剧目赏析及对戏剧创作的启示
我们为什么写蔡伦——在汉中市歌剧本《蔡伦》大纲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张民翔《赘笔梨园斋》序
附录
情感塑造与艺术的社会责任
陕西戏剧评论的崭新成果——评胡安忍戏剧评论集《从人性出发》
评论接地气 剖析见真知——评胡安忍戏剧评论集《从人性出发》
七八级,我告别悲酸过去的人生驿站——写在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七八级纪念入校40周年之际
幕外戏谭是2019年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安忍。
得书感谢您对《幕外戏谭》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