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采用结构—功能—压力模型,构建钦州湾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避免人为定权值误差,确保评价科学性。
内容简介
本选题采用的“结构—功能—压力”模型来构建钦州湾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钦州湾海洋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共46个指标因子来综合评价钦州湾生态安全状态。本选题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对海湾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其中绝大部分文献资料都采用等权值法进行海湾生态环境评价例如珠江口、大亚湾、莱州湾等。本项目采用等权值综合评价法是项目组经过长时间考虑和实验后拟定下来的。①我们对每个评价指标因子先按照国标、行标或背景值评价得出评价值并归一化处理。这使得每个评价因子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存在量纲不统一的问题。②在对46个评价指标因子逐个评价得出的评价值大小就反映出该指标因子与标准值“1”之间的偏移状况,即该单因子在海洋生态环境中好坏程度,我们就是以该评价值的大小差距来反映该因子在整个体系中的自然权值,这比较合服自然的法则。③如果人为拟定因子的权值,这将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首先,如果权值不能确定好,将会导致最后的评价指标值与实际情况差别巨大,整个系统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其次,如果是要科学地确定每个因子在整个体系中的权值,这又是一个较复杂的工程,很多无国标行标的指标因子例如经济、自然灾害影响等人为拟定权值将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工程,需要长时间序列数据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把握才能准确确定。最后,项目组认为如其使用未知的不确定的人为定权值,不如使用反映海洋生态环境本身状况程度的等权值法。
章节目录
封面
版权页
前言
目录
第1章 钦州湾生态环境概况
1.1 钦州市经济社会概况
1.2 钦州湾地理位置
1.2.1 钦州湾基本情况
1.2.2 钦州湾周围行政区划分情况
1.3 钦州湾气候特征
1.4 钦州湾地形地貌特征
1.5 钦州湾生态安全评价区域划分
第2章 钦州湾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1 海湾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概况
2.1.1 生态安全评价及研究进展
2.1.2 海湾生态安全评价及研究进展
2.2 数据处理
2.2.1 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
2.2.2 指标体系执行法规、技术标准、分类标准
2.2.3 指标体系的数据标准化
2.3 钦州湾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3.1 钦州湾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3.2 钦州湾生态安全指数的计算方法
第3章 钦州湾生态系统变化指数分析
3.1 钦州湾生态系统结构安全评价
3.1.1 钦州湾生物结构安全评价
3.1.2 钦州湾生境结构安全评价
3.1.3 钦州湾支持服务安全评价
3.2 钦州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3.2.1 钦州湾供应服务安全评价
3.2.2 钦州湾调节服务指数
3.2.3 钦州湾文化服务
3.3 钦州湾生态系统压力评价
3.3.1 钦州湾社会服务指数
3.3.2 钦州湾经济服务指数
3.3.3 钦州湾突发事件服务指数
3.4 钦州湾生态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3.4.1 生态系统变化度结果分析
3.4.2 生态系统协调度结果分析
3.4.3 生态系统安全指数结果分析
3.4.4 钦州湾生态安全区域评价结果分析
第4章 钦州湾环境管理及对策
4.1 钦州湾生态不安全区应对策略
4.1.1 钦江、茅岭江入海口生态不安全区应对措施
4.1.2 茅尾海东部农、渔业生态不安全区应对措施
4.1.3 港口工业与城镇用海生态不安全区应对措施
4.2 钦州湾生态亚安全区预警策略
4.2.1 钦州湾外湾养殖区防范措施
4.2.2 钦州湾外海保护区防范措施
4.2.3 三娘湾海洋保护区防范措施
4.3 钦州湾整个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4.4 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措施
4.4.1 针对影响钦州湾生态安全的主要因子,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4.4.2 针对生态安全协调度各指数相互作用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钦州湾生态安全保障及环境管理对策是2020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广平。
得书感谢您对《钦州湾生态安全保障及环境管理对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