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荒废集》显示了大画家陈丹青敏锐多变的观察和视角。“自由谈”九篇短稿是新的言路的尝试;三篇再谈鲁迅的讲演、三篇奥运会开幕式评析,以及回顾七十年代分量较重的长篇随笔,前者是对历史与文艺的深层阐述,后者则重现了十年浩劫当中几代人被荒废的命运。
内容简介
这是陈丹青比较“杂”的一本文集。其中最值得一读的,是谈鲁迅的三篇文字,以及追忆1970年代的长文《幸亏年轻》。这篇长文是书名的“动机”,写尽十年浩劫当中几代人被荒废的命运。
作者简介
作者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以及《局部》系列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绘画与讯息
自序
访谈杂录
自由谈
午餐时间
好一场举世未有的青歌赛
比尔与汤米
人权与死权
汶川地震感言
地狱和宗庙
日常的台湾
台湾的文艺家
日常,以及日常之上
再谈鲁迅
选择上海与上海的选择
民国的文人
文学与拯救
编年杂稿
我永远被起飞吸引
非典在北京
知青与农民
历史的叫喊
身份与活人
艺术与国籍
失败与言论
谈约翰·伯格
异端的命运
希腊是人类的永久教师
无言的劝告
喜看提香来上海
漫谈普拉多美术馆珍藏展来华
仍然在野
现状不是美术史
请媒体人善待公器
附件:您这架老炮还能挺多久
“中国世纪”来了吗?
谈朱正《鲁迅传》
被糟蹋的词语
价格眩晕
绅士的没落
写在知青运动四十周年
《退步集》台湾版序
谈《安迪·沃霍尔的哲学》
不在其“伪”,而在其“劣”
历史与观看
从毛泽东到董其昌
百年苦难的补偿
“一个原则,各自表达”
中国符号与中国文化
中央美院建院九十周年发言
幸亏年轻
荒废集是2009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丹青。
得书感谢您对《荒废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