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第2版)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2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液压与气动技术》第1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书共分为液压与气动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辅助元件、液压控制元件及液压基本回路、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阀和气动回路、典型的液压与气动系统9个单元。

本书可作为机电行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及工程技术人员自学用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项目1 认识气动系统

任务1.1 认识气动剪板机气动系统

任务1.2 认识气源系统

任务1.3 认识气动执行元件

项目2 气动系统方向控制

任务2.1 送料装置气动控制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2.2 折边装置气动控制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2.3 气动门开关气动控制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2.4 自动送料装置气动控制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项目3 气动系统速度控制

任务3.1 物料推送装置(1)气动控制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3.2 物料推送装置(2)气动控制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3.3 切割机气动控制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项目4 气动系统压力控制

任务4.1 气动压合机(1)控制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4.2 气动压合机(2)控制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项目5 认识液压系统

任务5.1 认识液压千斤顶及其工作原理

任务5.2 认识磨床的液压传动系统

任务5.3 认识液压传动介质

任务5.4 液压泵吸油口真空度分析

任务5.5 管路系统的流动状态分析

任务5.6 认识液压辅助元件

项目6 认识液压动力与执行元件

任务6.1 认识液压动力元件

任务6.2 认识液压执行元件

项目7 液压系统方向控制

任务7.1 工件推送装置(1)液压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7.2 汽车起重机支腿锁紧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项目8 液压系统压力控制

任务8.1 汽车起重机起降液压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8.2 零件加工设备液压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8.3 液压钻床夹紧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8.4 液压夹紧装置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项目9 液压系统速度控制

任务9.1 工件推送装置(2)液压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9.2 液压钻床自动进给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9.3 油压机液压控制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项目10 液压与气动技术综合应用实例分析

任务10.1 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任务10.2 3150kN通用四柱液压机液压系统

任务10.3 注塑机液压系统分析

任务10.4 气动机械手气压传动系统分析

附录

附录A 部分实训任务控制回路图设计参考

附录B 常用液压与气动元件图形符号(摘自GB/T 786.1-2021)

附录C 本书二维码视频清单

参考文献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2版)是202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宋正和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液压与气动技术(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液压传动与气动(微课版) 电子书
本书结合多个实际案例,介绍液压传动与气动系统的识读、分析、组装与调试。本书共10个项目,包括:液压传动与气动的初步认识、液压动力元件的认识、液压执行元件的认识、液压控制元件的认识、液压辅助元件的认识、液压回路的分析与装调、典型液压系统的分析与装调、气动元件的认识、气动回路的分析与装调、气动系统的分析。本书本着“知识够用、突出实践”的原则,依托液压实训台和FluidSIM仿真软件,开发了20个技能训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 电子书
液压气压传动基础、元件、回路、系统及实验教学。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第3版)(附微课视频) 电子书
本书共11章,包括液压传动概述、液压传动基础、液压泵、液压缸与液压马达、液压控制阀、液压基本回路、气压传动等内容。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第3版)(附微课视频) 电子书
本书按照项目教学法的内涵进行编写,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液压传动基本知识和运用,如选择液压动力元件、执行元件,使用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及其典型回路,综合分析液压传动系统。下篇介绍气压传动基本知识和运用,如使用气动执行元件、方向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及其典型回路,认识压力控制阀、其他典型气动控制元件及回路,综合分析气压传动系统。书后附有必要的技术资料,可供学生查阅。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微课版) 电子书
本书共9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液压传动基础知识、认识液压传动的动力元件、认识液压传动的执行元件、搭建常用液压回路、识读典型液压系统图、认识气压传动基础知识、认识气压传动的执行元件、搭建气压传动常用回路和识读与分析典型气压系统图等。书中为难理解、难操作、难设计、综合性强的知识、操作技能、技术规范等配备了视频资源,以帮助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