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汉学界“诺贝尔奖”儒莲奖得主、法国汉学家白乐日毕生汉学研究的心血之作,全方位研究论述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国汉学家白乐日先生去世之后,1968年由戴密微等汉学家将其重要研究成果结集出版的专题性论著。
按照作者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本书分为社会与官僚制度、汉朝末年的危机、经济史和现代时间四个部分。
这位眼界高远的历史学家以鲜活的学术研究风格、有目共睹的文字天赋,论述了古代中国这一大型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
至少在西方汉学领域,第一次有人认真地研究了中国历史的经济结构。白乐日先生的汉学研究在法国汉学界首次引入了社会科学的视野与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白乐日(1905—1963),法国汉学家、社会学家。早年在德国学习汉学,1925至1926年前往法国,并得到了法国汉学家马伯乐的指导。“二战”后进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从事汉学研究,随后又在法国高等研究应用学院(EPHE)教授中国历史,1954年获得法国汉学儒莲奖。白乐日的汉学研究极有特点,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和韦伯思想的影响下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与经济。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总序
法文序
第一部分 社会与官僚制度
第1章 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
第2章 中国官僚君主专制
(一)分封时代末期的政治构想(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
(二)秦帝国之后的国家权力学说
第3章 中国官僚社会的长期稳定性
(一)引言
(二)理解中国历史的关键
(三)西方现代之镜
(四)20世纪社会从官吏身上所吸取的教训
第4章 “以史为鉴”的官僚制度实践(专志、全书与会典)
(一)引言
(二)专志
(三)全书
(四)会要与会典
第二部分 汉末危机
第5章 汉朝末年的社会危机与政治哲学
(一)王符:一位隐士的社会批评
(二)崔寔:追求铁腕的法家
(三)仲长统:一位狂生的《昌言》
第6章 在“虚无主义的反抗”和“神秘主义的逃亡”之间:公元3世纪中国文人思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三部分 经济史
第7章 中国土地问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8章 公元4至5世纪中国鞑靼政权与汉族政权下的土地制度转变
(一)
(二)
第9章 公元4至14世纪的中国土地制度
(一)
(二)
(三)
第10章 中国的集市
第11章 中国城市行政与司法制度史
第四部分 现代时间
第12章 传统中国的政治理论和行政实践
(一)17世纪中国的政治哲学
(二)公元1793年地方行政实践指南
第13章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诞生
第14章 历史中国和新中国:延续与断裂
白乐日著作年表
译后记 鉴天朝,知天下
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古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研究是2021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出版,作者[法] 白乐日。
得书感谢您对《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古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