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现代性

铁路现代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铁路为方法,言说现代性。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晚清至民国的时间顺序,围绕铁路与火车所引起的时空体验和文化想象的主题,通过大量的史料钩沉和文本分析来解读现代性之于铁路的派生方式:时空概念的演变、意识形态的争论、(乘坐在开行的)火车中的身体感受,以及文学文本再现的人物主观经验等。

作者以铁路为方法、为契机、为理解中国现代性的钥匙,分析1840年至1937年铁路进入中国之后引发的冲击与适应,探讨铁路在晚清民国的具体历史情境中是如何与现代的想象与经验勾连在一起的。

作者简介

作者李思逸,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哲学博士,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曾任教于香港不同高校,发表研究论文数篇,著有《铁路现代性:晚清至民国的时空体验与文化想象》《文学与电影十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铁路现代性,文化研究的一种新范式

导论 以铁路为方法,言说现代性

铁路研究的路径之一:作为现代性的象征

铁路研究的路径之二:作为决定现代性的技术

现代性的言说方式之一:经验的追踪与描述

现代性的言说方式之二:理论思辨的建构

物的启示与可能

铁路之于中国现代性的六个面向

第一章 沿着语言概念的轨迹:铁路的命名故事

物的名字

“铁路”的由来

从“火车/火轮车”到“‘火’车”

作为认知装置的铁路火车

概念的象征化:《“火”车》

第二章 从视觉图像出发:《点石斋画报》中的铁路与火车

“马拉火车”的“传统”陷阱

《点石斋画报》研究与“现代性”争议

认知范式的潜移:吴友如笔下的火车与巨龙

新经验的默化

第三章 回归物的历史:从吴淞铁路到洋务运动

事件、话语,和物的历史

事件:吴淞铁路

话语:洋务运动中的铁路论战

第四章 民族国家的想象与测绘:孙中山的“铁路梦”

中国的铁路,铁路的“中国”

孙中山早期的铁路规划

孙中山后期的全国铁路系统

第五章 风景之于主体:民国时期的铁路旅行与文学书写

铁路旅行的研究策略

异邦的火车旅行:瞿秋白与徐志摩的苏俄之旅

本土的铁道游览:《旅行杂志》及郁达夫

尾声:风景淡出,他/她者进入

第六章 邂逅他/她者:车厢中的界限与陌生人问题

反思车厢的可能性

施蛰存笔下的铁路与欲望试炼

《平沪通车》中的信任危机与欺诈游戏

结语 无尽的铁路

参考文献

铁路现代性是2023年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作者李思逸。

得书感谢您对《铁路现代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法国旧制度末期的税收、特权和政治 电子书
从1695年到大革命之前法国王权向全体臣民开征的普遍直接税入手,分析这一带有平等色彩的税制改革在一个等级-团体社会中取得的成效和遭遇的困难。
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增补版) 电子书
一部研究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的新史学作品。
一七六六年的卢梭:论制度与人的变形 电子书
跟着作者,重新理解卢梭。
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中华学人丛书 电子书
探究唐王朝治乱兴衰背后国家行政与决策体制的关键作用,寻求唐代治国之道。
大国霸权 电子书
快速了解全球一维到三维帝国的争霸演进史,揭开大英帝国衰落的真实原因,深度解析美国收割世界的秘密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