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蒋方舟重返文学群星闪耀时

主人公:蒋方舟重返文学群星闪耀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蒋方舟献给文学的诚挚告白,回归文学源头,校准写作初心。

内容简介

蒋方舟化身“说书人”,重返文学群星闪耀的昨日世界。

行走在昨日与今天、彼岸与此处之间,蒋方舟用文字再造幻境,以海量的文献查证为基础,复活20位大师的情感、心灵、头脑和生命历程,把大师变成我们的朋友,同时目击经典如何与时代和他们的命运交织缠绕,最终诞生。并从作家的“心灵与经验”这一内部视角出发,重读解译经典密码,提出独特见解。

小说不仅不是假的,反而让我们活在真实之中。当我们借用文学“穿透的目光”,辨明真实与虚假,活在真实之中,这就是文学赠予我们的“主人公时刻”。

作者简介

作者蒋方舟,1989年出生于湖北襄阳。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次年在《人民文学》发表了《审判童年》,“将戏谑的口吻与犀利的质问、游戏的精神与坦诚的剖析熔于一炉”,获得第一届朱自清散文奖。2012年大学毕业后任《新周刊》副主编。

代表作:杂文集《正在发育》《邪童正史》《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小说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等。蒋方舟的写作展示了对自身和“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的关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我们都曾以为自己会是小说的主人公

Part 1 你看那个说故事的人

01 卡夫卡:困在系统中

02 米兰·昆德拉:我用一生的软弱去对抗

# 关于刻奇的笔记

03 塞万提斯:一个死于人设的人

04 王尔德:恶莫大于肤浅

05 马尔克斯:多年以后,准会想起的一个遥远的下午

Part 2 她没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 女作家之困

06 玛丽·雪莱:我是你造出的怪物

07 勃朗特姐妹:听我灵魂深处的狂风

08 弗吉尼亚·伍尔夫:那个被打了一耳光的女人

09 李清照:一个女人要被重新发明多少次

10 阿赫玛托娃:直到初雪落满大地

11 成为琼·狄迪恩

# 不能和聪明的女人在一起的理由

Part 3 悲剧已经诞生

12 《洛丽塔》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吗?

13 《奥赛罗》:你看你看那个异乡人的脸

14 《英雄叛国记》:“做自己”带来的无尽痛苦

15 菲茨杰拉德:他们加起来比不上你一个

16 太宰治:人生太重,惩罚太轻

# 月亮误了谁

17 加缪: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鼠疫”

18 “在母亲下葬时不哭是种罪吗?”

# 记得那个吻

19 维克多·雨果:当巨人写作

Part 4 在青铜骑士雕像下

* 文学与权力

20 普希金:诗人与沙皇

21 列夫·托尔斯泰:人与上帝

22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与苦难

23 纳博科夫:作家与记忆

主人公:蒋方舟重返文学群星闪耀时是2023年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作者蒋方舟。

得书感谢您对《主人公:蒋方舟重返文学群星闪耀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学欣赏 电子书
文学欣赏是高职院校公共素质课教材,主要针对刚入学大学生文化素养缺失,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传统中外文化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本书由一线教师编写,教材成稿前已经在学校使用多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全书分五个模块,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文学及文学欣赏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介绍,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深入浅出,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
文学概论 电子书
就目前的“文学概论”教材来看,存在“经典”的流失问题。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特别强调用经典、选经典,在体例上遵循了概论和经典文本“一加一”的模式。基于这样的体例安排,本书各章节主要包括文学的本质特点,文学的价值和功能,文学作品的起源、存在方式和结构层次,文学创作的本质和一般过程,作家个性、素养及其后天养成,文体学及文体的基本类型,文学接受及文学批评的特点、类型、功能和原理。这些内容基本上涵盖了文学理论最
元嘉文学研究 电子书
元嘉文学是南朝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古文学摆脱玄言文风影响的第一个阶段,被人称为“诗运一转关也”。这一时期涌现了诸多深具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各体文学都取得了一定成就。本书对元嘉文学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包括儒学兴起与文学变化的关系、元嘉文学思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元嘉诗歌演进过程、“元嘉体”的体制特征、元嘉散文在中古散文发展中的地位、元嘉文学与永明文学的关系等,并指出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翻译文学导论 电子书
为中国翻译文学建立一个说明、诠释的系统,梳理、整合并尝试建立中国翻译文学的本体理论。
儿童文学教程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实,充分反映了当下儿童文学发展的新观念与新趋势,努力吸纳中外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与经验。在儿童文学文体分类及探究方面,本书重构秩序,统筹分类,具有“文体秩序”和“文体内涵”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呈现出21世纪儿童文学文体的丰富性与交叉性,对当代儿童文学研究与教育颇具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