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深处

日常的深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青年哲学学者王小伟对个体记忆和日常物件进行的一次深入描绘,同时也成为了对整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刻画,他使用技术哲学理论对物、技术的分析和言说,为读书人破除焦虑感和虚无感指引了一条小路。

内容简介

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今天,人们时常为外物所累,“想”回到相对贫乏的过去,重回人与物的和谐关系。为什么柴火灶比煤气灶烧菜更香?为什么自行车比汽车似乎更能承载?为什么炉子比暖气更暖人心?

这种对过去生活的罗曼蒂克的想法值得玩味。作者王小伟琢磨了一种恰当的、刻画生活的手段,从怀旧的影像中梳理内心,透过自身的经验和长辈的回忆,回顾八九十年代以来我们熟悉的技术人工物(俗称“东西”)是如何生灭的,试图解释为什么在之前的岁月物件是如此金贵,仿佛家庭成员,而现在的物件变成了纯粹的商品,只剩下干瘪的使用价值。

本书中所谈论的诸多技术物是“70后”“80后”“90后”共同的回忆,有些是比较单纯的设备,比如电视、手机,有些是直接和生活相关的技术物,比如住房和服饰,还有饮食。作者以技术哲学为基,打破学术和文学的壁垒,把物当成主角,刻画一段我们共同走过的集体历史。

作者简介

作者王小伟,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杰出青年学者、哲学学院副教授、科技哲学教研室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文化专委会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互联网价值论》等课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技术哲学、道德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简单又扎实的生活

序言 回到事物本身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吃饱与吃好

饥饿是一种慢性病

天天叫外卖的两口子是容易散伙的

食物营养主义

第二章 家的构思与营造

“买房了吗?”

城里的房子

居家是一种治疗

空间与人格

第三章 衣服:一块仪式化了的布

穿衣是门学问

怎么穿与穿什么

衣物的解放

纺织品大泛滥

第四章 林中路与康庄道

道路≠通勤

行走

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

第二部分

第五章 电视的堕落

电视的多面性

有电视的童年

“虚假需要”生产机

第六章 小城打印店

五笔打字

从书法到纯工具

文字的祛魅

第七章 录像厅与大启蒙

崇高与暴力

作为观赏对象的性

录像厅与现实+

第八章 巨机器学校

不开心的场所

夸美纽斯批判

附近的学校

大校与暴力

第九章 巫与医:体验治疗

焦虑

看病贵

排队维修

核磁共振仪

医与巫

第三部分

第十章 手机与现实生产

大哥大

来自“庞然大物”的威胁

形而上学快乐机

第十一章 微信与分享的俗化

电子镣铐

微信恐音症

愚蠢的罪证

分享的俗化

第十二章 断舍离与囤积癖

物尽其用

断舍离

崇物

后记 生命中的真问题

日常的深处是2023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王小伟。

得书感谢您对《日常的深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刺猬的优雅 电子书
巴黎腔,文艺范。一少一老的奇异邂逅,她们如何蜕变、重生……
好的咖啡 电子书
世界咖啡师大赛冠军的制作技巧全公开,泡出自己喜欢的咖啡。
正午的原野 电子书
渡边淳一婚恋题材小说的“醒世”之作,直击现代人面对利益与情感两难时的残酷抉择。
活着的鲁迅 电子书
本书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新时期以来中国鲁迅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最好的旅行 电子书
从东北到上海,对人、事、地精微的观察和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