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诗学(第四辑)

南开诗学(第四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南开大学有着深厚的诗学研究积淀,在叶嘉莹先生、罗宗强先生的引领下,一批著名学者投身其中,已成为海内外诗学研究的重镇。本辑是《南开诗学》的第四辑。

内容简介

本辑分为“诗人研究”“诗学理论”“诗人自述”“诗学文献”等五个栏目,主要关注古代诗学、词学发展等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成果,如通过对龚鼎孳、张维屏、谭献、郑文焯、朱祖谋的研究,呈现了清代以来诗学、词学的丰富内容;聚焦百年来新诗研究成果,既以穆旦和屠岸为例,再现诗人的心态、创作和美学理念,也以新诗派别、专题诗歌为例,梳理新诗发展过程,解读抗战街头诗文体特征;呈现诗词学文献整理成果三种,特别是对《大复集》的评语,这对认识明代诗坛复古诗学别具意义;获得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的女诗人冯娜讲述了她的创作历程。

作者简介

编者孙克强,1957年生,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词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词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主要著作有《雅俗之辨》《词学论考》《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清代词学》《清代词学批评史论》《况周颐词话五种(外一种)》,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百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编者的话

龚鼎孳的诗学观与诗歌创作探论

张维屏词简论

谭献《复堂词》谫论

晚清隐喻书写的经典化:朱祖谋词作隐喻体系的楚辞化

查良铮如何翻译普希金的叙事诗

从忐忑不宁到心无挂碍

择善而从,以真为美:论屠岸诗歌的精神向度

试论明清儿童教育中的“诗教”及其当代启示*

郑文焯的“律法”与“法相”

肯定—否定—再肯定:被文学史书写的新月派

论全面抗战时期街头诗的文体特征

新中国前三十年诗歌的论断艺术

走出语言迷宫:“新世纪诗歌”的未来

“日常生活书写”:“新世纪诗歌”的转向与悖论

“我看见逝者正找回还乡的草径”

苍鹭和它的幽灵

《四杰诗选》之姚佺评《大复集》

民国词学论著提要

《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辑》提要(下)

超验诗学的当代建构

《南开诗学》稿约

南开诗学(第四辑)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孙克强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南开诗学(第四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先生文学研究近六十年的精品力作。
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有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的文集。
孙绍振诗学思想研究文集 电子书
2015年10月23日在黄山,由谢冕先生和骆英、王光明、郑家建等倡议筹办,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三家联合举办了“孙绍振诗学思想研讨会”,张炯、阎国忠、陈素琰、骆寒超、吴思敬、朱向前、南帆、俞兆平、陈仲义等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参会,本书是此次会议论文的结集。
六朝隐逸诗学研究 电子书
六朝隐逸诗的勃兴是中国诗学史上一件大事,它体现了一个群体共享的艺术追求,成为一种独特的价值取向,对民族的文化心理建构产生了强大的精神作用。本书探讨了隐逸诗产生的渊源,对隐逸思想的各种表现形态做了分类研究;对六朝隐逸诗兴起的成因进行了考察,注重对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在社会思潮、文学集团、个人创作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立足于文本解析,探讨六朝各期隐逸诗的演变与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