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起追寻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思想足迹。
内容简介
《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的论证有助于理解费孝通的社会改革思想所代表的江南社会精英群体,进一步明晰费孝通“合作主义”和“社会主义”取向的社会来源和思想来源。此外,作者还考证和分析了四十年代中期费孝通对中国文化看法的变化、原因及思想来源,指出费晚年倡导的“文化自觉”思想在1947年初已具雏形。
本研究可增进对费孝通整体思想沿革的认识。
作者简介
方慧容,1969年生,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教研室主任。主要讲授课程:经济社会学、中国转型经济、劳动社会学。主要研究领域:经济社会学,经济史,历史社会学。著有《无事件境和生活世界的真实》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1944—1948年费孝通的国际时评和外访杂写
1. 费孝通的战后国际秩序理想:“大西洋宪章”“天下一家”和“平民的世纪”
2. 第一阶段(1944年12月—1946年7月):“平民世纪在望”v.s.“美国世纪”
3. 第二阶段(1946年12月—1947年7月):《重访英伦》《工党一年》和《美国人的性格》
3.1 《重访英伦》和《工党一年》
3.2 《美国人的性格》
4. 第三阶段(1947年6月—1948年12月):希望破灭
4.1 中间势力的消灭
4.2 马歇尔计划和美国政治的动向
4.3 美国对华政策
5. 结语
从《旅美寄言》到《初访美国》
1. “初访美国”前后费孝通的文化心理和社会生活状态
2. 《初访美国》中的“美国叙事”
乌格朋、托尼、韦伯
1. “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的文本特点和文献来源
2. 乌格朋的影响
3. 托尼的影响
4. 韦伯的影响
费孝通、梅奥与涂尔干
1. 费孝通与涂尔干
2. 费孝通、梅奥与涂尔干
3. 后续:未完的对话
转向社会阶级研究:对“Peasantry and Gentry: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Its Changes”的文本分析
1. 核心术语的来源
2. “农民与绅士”一文的经验基础及局限
“文化自觉”的萌芽:对“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的文本分析
1. 演讲主题的思想来源及费孝通的“格义”
2. “文化自觉”的萌芽
合作与冲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和震泽蚕丝业改进考察
1. 震泽和苏嘉湖地区蚕桑丝织经济类型
2. 震泽蚕丝业变革的阻力和利益冲突
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的蚕丝业改革
3.1 20年代中后期无锡的蚕业改革
3.2 蚕业统制下的蚕业改进
3.3 二三十年代无锡丝厂生产设备和内部管理方式的变革
3.4 控制销售渠道,建立垄断组织
4. 女蚕校和费达生在无锡:合作和冲突
4.1 合作和冲突I:蚕种制造和养蚕指导
4.2 合作和冲突II:缫丝设备和内部经营管理改革
5. 女蚕校和费达生在震泽
5.1 20年代蚕种和蚕业改良
5.2 蚕种取缔和蚕业统制时期的蚕业改进
5.3 女蚕校与开弦弓村生丝制造改进
5.4 蚕业统制时期的生丝制造改进
6. 总结
7. 讨论
参考文献
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是201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方慧容。
得书感谢您对《费孝通早期思想探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