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者与村民之间的文化遗产

在学者与村民之间的文化遗产:村落知识生产的经验研究、话语分析与反思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人类学、社会学面对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需要以村民为对象的单纯的田野,而是一个学者参与构造的复杂的田野。《在学者与村民之间的文化遗产:村落知识生产的经验研究、话语分析与反思》希望回答一个被大多数研究者忽略的问题——“学者与村民的互动对村落意味着什么?”以一个贵州村落为聚焦点,《在学者与村民之间的文化遗产:村落知识生产的经验研究、话语分析与反思》作者观察先他而来的学者在村落留下的“印记”,倾听村民如何表述这些“印记”,叙述学者与村民的知识生产故事,分析了学者和村民对“地戏”、“村志”等地方知识所作表述的话语特征,梳理20多年来学者与村民互动的脉络与谱系,探讨互动的动力、机制和意义,也对作者本人与村民的互动进行反思。《在学者与村民之间的文化遗产:村落知识生产的经验研究、话语分析与反思》可贵之处在于,把村落研究者这个群体也纳入被研究者的范围,具有“研究之研究”的反思色彩。《在学者与村民之间的文化遗产:村落知识生产的经验研究、话语分析与反思》的讨论有足够的田野材料和生动的“故事”作支持,并非板起面孔来说教。

在学者与村民之间的文化遗产是201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立。

得书感谢您对《在学者与村民之间的文化遗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何故为敌:族群与宗教冲突论纲 电子书
本书从民族学研究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出发,以欧洲、非洲的个案作为切入点,建构了一个新的冲突理论。在人们既往的认知中,民族意识和宗教信仰往往被视作引发冲突或者产生政治分化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历史上并无充分证据来支撑这些观点。本书批判性地检视这些成见,并诠释了水、石油、政治资本、区位优势等资源在族群与宗教中扮演的角色。
农村女犯人:生活世界中的纠纷与抗争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张晓红通过研究农村女性犯人的案件来解析她们的逻辑和生活经历。
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 电子书
“中国”是不同区域“化学反应”的结果。
说不尽的大槐树——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 电子书
这本书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切入历史上的移民问题。
西北民族论丛(第19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9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