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第五版)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编撰的指导思想是加强概念和基础理论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创新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的能对用能系统进行科学简化和合理分析具有创造性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书环绕能量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数量守恒和质量衰减,阐述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内容上做到既符合当前中国学生现实知识水准,又满足工程发展的需要,又注意教学工作的特点,适应当前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况。

本书注意合理引进成熟的热工科技的新理论、新成果,使得教材能够紧跟科学技术发展,做到既与国家当前需要紧密结合,又能为发展打下基础。

与本书配套的工程热力学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包含有参考电子讲稿、工程热力学导论录像、物性和名词查询软件等,使教学活动在多种媒体的平台上展开,提供了系统配套的可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具有推广和使用价值。

内容简介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ji规划教材,是在第四版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并吸收国内一些高校师生的意见修订而成的,满足教育部制订的《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工程热力学课程(多学时)教学基本要求》。本书第四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ji规划教材、国家ji精品教材。

本书保持了第四版的体系,全书共13章,以能量传递、转移过程中数量守恒和质量蜕变为主线阐述了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气体及蒸汽的热力性质,各种热力过程和循环的分析计算及热力学在化学过程中的应用等内容。本书在加强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吸收当今热工科技成熟的新成果,注重联系工程实践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书所附光盘包含的工程热力学导论录像、多媒体课件、各章习题提示及参考答案、气体热力性质查询软件及工程热力学名词和术语查询软件等为读者自主、深入学习工程热力学构筑了新的平台。本书既继承了前几版便于自学的特点,又进一步拓展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可作为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化工与制药类、航空航天类、机械类、交通运输类、核工程类及土木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科技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沈维道教授,1916年4月出生于浙江鄞县,2004年11月于上海仙逝。童钧耕教授,1944年10月出生,上海市人,1967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泊动力系(本科),198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动力系(研究生),曾任国家教育部热能与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热工分委员会委员。

主要教学经历:主要讲授工程热力学、热工基础、热系统优化、热流体工程、高等工程热力学等课程。指导毕业研究生多名。

科研涉及节能、环保及相变换热等,完成自然基金项目及国防预研项目等若干项。编写教材多本。

章节目录

主要符号

绪论

0—1热能及其利用

0—2热力学发展简史

0—3工程热力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定义

1—1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1—2热力系统

1—3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1—4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

1—5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1—6过程功和热量

1—7热力循环

本章归纳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2—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2—2热力学能和焓

2—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能量方程式

2—4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式

2—5能量方程式的应用

2—6人体的能量平衡

本章归纳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气体和蒸汽的性质

3—1理想气体的概念

3—2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3—3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

3—4水蒸气的饱和状态和相图

3—5水的汽化过程和临界点

3—6水和水蒸气的状态参数及热力性质图表

3—7水及水蒸气热力性质程序简介

本章归纳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1理想气体的可逆多变过程

4—2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和定温过程

4—3绝热过程

4—4理想气体热力过程综合分析

4—5水蒸气的基本过程

4—6非稳态流动过程

本章归纳

思考题

习题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5—1热力学第二定律概述

5—2卡诺循环和多热源可逆循环分析

5—3卡诺定理

5—4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5—5熵方程

5—6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5—7火用

5—8能量贬值原理

5—9火用平衡方程

5—10热力学温标

本章归纳

思考题

习题

第六章实际气体的性质及热力学一般关系式

6—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实际气体的偏差

6—2范德瓦尔方程和R—K方程

6—3对应态原理与通用压缩因子图

6—4维里方程

6—5麦克斯韦关系和热系数

6—6热力学能、焓和熵的一般关系式

6—7比热容的一般关系式

6—8通用焓图与通用熵图

6—9克拉贝隆方程和饱和蒸气压方程

6—10单元系相平衡条件

本章归纳

思考题

习题

第七章气体与蒸汽的流动

7—1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式

7—2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

7—3喷管的计算

7—4背压变化时喷管内流动过程简析

7—5有摩阻的绝热流动

7—6绝热节流

本章归纳

思考题

习题

第八章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8—1单级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和理论耗功量

8—2余隙容积的影响

8—3多级压缩和级间冷却

8—4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8—5引射式压缩器简述

本章归纳

思考题

习题

第九章气体动力循环

9—1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方法

9—2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9—3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9—4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循环的热力学比较

9—5活塞式热气发动机及其循环

9—6燃气轮机装置循环

9—7提高燃气轮机装置循环热效率的措施

9—8喷气式发动机简介

本章归纳

思考题

习题

第十章蒸汽动力装置循环

10—1简单蒸汽动力装置循环——朗肯循环

10—2再热循环

10—3回热循环

10—4热电合供循环

10—5蒸汽一燃气联合循环

10—6蒸汽动力装置循环的佣分析

本章归纳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一章制冷循环

11—1概述

11—2压缩空气制冷循环

11—3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11—4制冷剂的性质

11—5其他制冷循环

11—6热泵循环

本章归纳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二章理想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

12—1理想气体混合物

12—2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

12—3湿空气

12—4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12—5湿球温度和绝热饱和温度

12—6湿空气的焓一湿图

12—7湿空气过程及其应用

本章归纳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三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3—1概述

13—2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

13—3赫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13—4绝热理论燃烧温度

13—5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

13—6平衡移动原理

13—7化学反应方向判据及平衡条件

13—8反应自由焓和等温等压反应的平衡常数

13—9热力学第三定律,熵的绝对值

本章归纳

思考题

习题

……

附录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是201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全能一本通 电子书
1.内容实用。本书讲述了一些开店技巧与疑难问题解答。这些技巧与解答是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结晶,是实践中的一些宝贵技巧和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对重点内容进行理解和把握,还可以帮助读者利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感悟网店的经营与管理。 2.具有权威性。本书结合淘宝网上多位钻石卖家和皇冠卖家的实际经验,可以使读者轻松地进入淘宝开店,做成第一笔交易。 3.功能新。本书按照2019年新改版的淘宝界面进行教学。所有技术的效果都在淘宝店铺中得到过实际验证,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目前还在持续地创造着惊人的效益。
税务会计实务 电子书
  税务会计是会计的三大分支之一,也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集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和会计核算于一体的一门特种专业会计。《税务会计实务》根据新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结合中小企业实际编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力求遵循税务会计核算内在的逻辑,体现税务会计的新变化和成果,做到清晰明了、循序渐进、条理性强。  《税务会计实务》主要阐述了
人民邮电出版社税务会计 电子书
1. 作者知名度高——本书作者是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财会专业知名专家,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2. 教材内容新——本书根据2019年新的税法和会计准则为依据,对税务会计相关知识内容进行了更新; 3. 编写体例巧——根据税务会计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学习内容,按照理实一体的高职教育要求,每个学习任务后面附有练习,每个项目结束附有综合实训,目的在于让学生边学边练,理实一体,在实训过程中掌握税务会计工作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操作要领,能计算企业常见税费的应缴金额,会办理各税款的纳税申报和相关的涉税会计处理。 4. 教材可读性强——教材在编写时对内容体系、难易程度、案例等方面进行了特殊处理,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易读性; 5. 配套丰富资源,在同类教材中作者知名度高,在同一作者同名书中配套资源好。
人民邮电出版社财经基本技能 电子书
1.搭配微课视频,优化教学效果。 2.优化人民币币种,增加第5版2019人民币票种。 3.报税部分,使用增值税税率及财务报表。 4.优化习题配套。 财经基本技能是财务会计大类的专业基础课,本书能较好地符合教学标准,完美贴合课时安排。
经济效益审计 电子书
  《经济效益审计》以经济效益审计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内部审计开展的经济效益审计为主导,综合阐述了经济效益审计理论、方法和程序,同时对国家审计开展的绩效审计作了概括性介绍。  在内容方面,《经济效益审计》在参阅和借鉴已有论著的基础上,将现行准则与规定融入教材内容中,大大增强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在体例方面,《经济效益审计》理论部分力求全面、系统、新颖,以便更好地指导实务;实务部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