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北京古建筑五书

北京颐和园/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北京古建筑五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文笔好,图片美,一看再看的好书。作者文笔优美,材料取舍得当,引人入胜;配的图片、绘图都很出色,看着是一种享受。可以说,是这系列里z佳。

——读者评论

这本书把颐和园的前世今生都讲得很透彻,其实换另一个角度来看,书中也把两个人物阐释得很清晰,那就是乾隆和慈禧……从清漪园的建造,到慈禧颐和园的重建……完全可以把这两个清朝的人物对照着来看,就更能清晰把握住历史的脉络。

——读者评论

内容简介

  在清代所有的皇家园林中,颐和园是造园艺术成就高的一座,也是目前北京西北郊保存完整的御苑,被誉为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传世绝响。颐和园的前身清游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以西北郊的万寿山和昆明湖的自然山水为依托,又以杭州西湖为蓝本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改造,在此基础上吸取了很多传统造园的经典手法,兴建了大量的宫殿、楼台、亭榭,并叠山引水,栽种花木,营造出一个山清水秀、楼台华丽、如诗如画的名园胜景,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杰出的范例之一(题图)。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与圆明园等其他御苑一起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掠,大部分沦为废墟。光绪年间,贪图苑囿之乐的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军军费大肆重建,并更名为颐和园,在此长期居住理政。这座园林由此经历了从清代繁华的乾隆盛世逐渐衰败、遭遇大劫又回光返照的全部过程,尤其见证了晚清戊戌变法、庚子之乱直到清室退位的所有重大事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令后人无限感慨。1949年以后,颐和园的山水楼台经过多次重修,再现了美丽祥和的景致,成为北京大名胜,并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日益得到全世界的欣赏和关注。

  《北京颐和园/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北京古建筑五书》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了若干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以通俗而不失专业水准的笔触对颐和园及其前身清漪园的历史、山水格局、造园思想、重点景致分别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引起读者更多的兴趣。

作者简介

  贾珺,1970年出生于江苏淮阴,2001年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6-2007年任罗马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分馆馆长、《建筑史》丛刊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园林史和中外建筑文化交流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各1项,在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篇,参与编写学术著作4部,翻译学术著作2部。

章节目录

楔子:颐和园概貌

上篇:清漪篇

壹·清漪园的建造过程与历史背景

乾隆上谕

瓮山西湖

清漪园记

筑园动机

宏大工程

贰·清漪园的整体山水架丰匀

西湖情结

湖山改造

西堤六桥

钱塘余韵

衔山抱水

叁·清漪园宫廷区与前山建筑

勤政乐寿

悠悠长廊

大报恩寺

高阁耸立

琉璃世界

画中畅游

肆·清漪园的前湖与后山后河风光

昆明湖上

海上仙山

曲溪通幽

后山小景

水街集市

须弥灵境

七彩宝塔

伍·清漪园的造园意境

移天缩地

假山堆叠

巍巍城关

花木栽培

外围借景

象征寓意

水陆游线

下篇:颐和篇

陆·颐和园重建过程与历史背景

御苑沧桑

万寿献礼

恢复改建

巧匠杰构

戊戌庚子

柒·颐和园的帝后生活空间

仁寿大殿

玉澜宜芸

太后寝官

等级差异

大小戏楼

捌·颐和园的名胜景区

景福益寿

金殿排云

明湖混漾

清晏石舫

小园谐趣

结语

参考书目

致谢

插图目录

北京颐和园/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北京古建筑五书是2009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贾珺。

得书感谢您对《北京颐和园/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北京古建筑五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与实践 电子书
  1、本书在结合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逐步展开的方式,分析新形势、新技术、新需求、新趋势,构建顶层设计方法论和架构体系,阐述智慧城市建设的全新思路、特色理念、创新模式和务实做法,对国内外其他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具有极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本书作者将自己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和探索系统地呈现在本书中,使得本书全面涵盖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三个层面,既有高层决策层的战略构想,又有中间指挥层的战术运用,更有下面操作层的可落地的务实做法,可以极大地帮助广大读者系统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清水、预制、装饰混凝土及GRC裂缝的成因、预防与处理 电子书
本书结合建筑工程实例,系统介绍了混凝土裂缝的基本知识,列出了建筑领域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裂缝清单,分析了各种裂缝的机理与成因,给出了预防裂缝的措施和修补办法。裂缝不仅是施工或构件制作环节中引发的问题,许多裂缝与甲方和设计方有关;一些非荷载效应裂缝和异形形体、新材料裂缝也与规范覆盖不够或规定不细有关。但绝大多数裂缝是可知可控的。本书给出了甲方、设计、混凝土搅拌站、构件预制、现浇混凝土施工与预制构件安装
BIM大爆炸 认知+思维+实践 电子书
适读人群 :BIM行业从业人员。建筑行业设计、施工、管理人员。   1.作者团队来自于行业BIM实践者,经历了行业的变革,并注重深入思考和致力于做中国好的BIM知识服务团队。   2.本书与传统技术书的写作风格完全不同。不是按照常规技术书的思路来组织和编写内容。内容体例和编排形式更容易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轻松掌握有关行业技术内容。   3.本书独辟蹊径,将技术书变得不枯燥,时而穿插小故事,看清事物的本质;时而把高深的技术叙述的妙趣横生,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下,充满热情地升级认知。   4.本书的内容要打破传统的认知观念,让大家在各个环节清晰地了解自己需要学习什么,了解什么,无论是作为企业还是个人,怎样付出小的时间成本,快地进入BIM协作的工作流中去。   5.本书写作内容不搞假大空,还是要从技术的角度,先来把它解剖开,看看BIM到底是什么,让读者对BIM有个清楚的认知;通过欧洲官方机构报告解读BIM发展情况;还会请来不同专业的先驱与实施者,从事BIM行业研究与平台开发的工作者、行业牛人、知名建筑师、建设集团老总来分享他们对于特定知识领域的观点和思考。
印象手绘:室内设计手绘教程(第2版) 电子书
完善的知识体系:本书知识体系的逻辑性较强,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从室内手绘的基本元素(包括线条、工具、阴影和透视等)开始,过渡到室内单体和家具陈设的表现,然后是整体空间线稿的呈现及上色方法。此外,还讲解了室内彩色平面图的绘制技法。 贴心的教学方式:本书采用手把手教学的方式来讲解手绘,不论是室内单体、家具陈设,还是整体空间的绘制,都做到步步有截图,并配有详细的文字解释。同时,在案例的关键步骤处还添加了贴心的细节提示,真正做到全方位、立体化的案例教学。 直观的视频教学:本书附赠视频教学资源,其内容是精心录制的学习室内手绘的视频教学录像,共7大部分44集847分钟,知识体系完善,读者可以与图书相互结合来进行学习。 超值的学习套餐:232页学习资料,4.16GB视频教学,当之无愧的超值学习套餐,是自学室内设计手绘技法的不二之选。
Revit 技巧精选应用教程 电子书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心怀梦想,并且不断努力奔跑的BIM人! 行业专家、专业人员组织编写!名家推荐! 鸿业科技董事长:王晓军 晨曦科技董事长:曾开发自媒体BIMBOX创始人:孙彬 大匠通科技创始人:汤明松 联袂推荐 一线实施者五年沉淀107技术关键点技巧精选 涉及面广,深度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