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得到会员畅读」一次中国知识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思想操演,寻找亚洲,也是寻找中国。
内容简介
亚洲是什么?谁的亚洲?我们为什么要寻找亚洲?
亚洲,并不是世界体系的中间环节,而是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亚洲不仅是政治概念,也是文化概念;不仅是地理空间位置,也是价值判断尺度。亚洲被西方作为他者加以命名的起点、亚洲的多样性与开放性、亚洲在近代以来不得已接受的西方内在于自身的被殖民过程、亚洲无法以自足的逻辑整合为统一体的现实,这一切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理由。
本书是作者研究亚洲思想与现实复杂问题成果的集中展示,记录了她迄今为止“寻找亚洲”的全部过程。从思索亚洲意味着什么,到从东亚的历史与现实中去感知认识亚洲的方法,再到跨文化的新普遍性的创造,最后落脚对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即亚洲原理的寻找。
作者简介
作者孙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专业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竹内好的悖论》《文学的位置》《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写在前面
第一章 亚洲意味着什么
两条思路:亚洲是否存在?
两条思路的接触点
京都学派的亚洲论述
《在亚洲思考》的定位与它所揭示的问题
附录 “亚洲”到底意味着什么——《21世纪经济报道》访谈
静态地讨论“亚洲”没有意义
历史语境中的“亚洲”
东亚:外来强权势力的内在化
亚洲论述的意义
ArtReview Asia访谈
亚洲意味着什么
亚洲作为原理
亚洲艺术的前提
当代艺术作为亚洲论述的生产平台
亚洲的普遍性想象与中国的政治叙事
第二章 东亚视角的认识论意义
中国社会既定的东亚视角及其问题性
现代历史过程中东亚内部的不均衡状态
冷战历史与东亚的关系
后冷战时期的历史视野与东亚叙事的思想品格
关于后东亚论述的可能性
附录 如何思考东北亚的战后——高句丽问题引发的思考
一
二
三
横向思考的东亚图景——评白乐晴《分断体制·民族文学》与白永瑞《思想东亚:朝鲜半岛视角的历史与实践》
地理想象力的射程
从超克分断体制到双重周边视角
社会人文学的前景
民众视角与民众的连带
一
二
三
四
第三章 创造新的普遍性
第四章 寻找亚洲原理
讨论亚洲范畴所面临的现实与理论困境
通向亚洲的理论路径
亚洲原理的历史内涵
寻找亚洲 : 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是2019年由一頁folio出版,作者孙歌。
得书感谢您对《寻找亚洲 : 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