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亚洲 : 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寻找亚洲 : 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得到会员畅读」一次中国知识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思想操演,寻找亚洲,也是寻找中国。

内容简介

亚洲是什么?谁的亚洲?我们为什么要寻找亚洲?

亚洲,并不是世界体系的中间环节,而是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亚洲不仅是政治概念,也是文化概念;不仅是地理空间位置,也是价值判断尺度。亚洲被西方作为他者加以命名的起点、亚洲的多样性与开放性、亚洲在近代以来不得已接受的西方内在于自身的被殖民过程、亚洲无法以自足的逻辑整合为统一体的现实,这一切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理由。

本书是作者研究亚洲思想与现实复杂问题成果的集中展示,记录了她迄今为止“寻找亚洲”的全部过程。从思索亚洲意味着什么,到从东亚的历史与现实中去感知认识亚洲的方法,再到跨文化的新普遍性的创造,最后落脚对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即亚洲原理的寻找。

作者简介

作者孙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专业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竹内好的悖论》《文学的位置》《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写在前面

第一章 亚洲意味着什么

两条思路:亚洲是否存在?

两条思路的接触点

京都学派的亚洲论述

《在亚洲思考》的定位与它所揭示的问题

附录 “亚洲”到底意味着什么——《21世纪经济报道》访谈

静态地讨论“亚洲”没有意义

历史语境中的“亚洲”

东亚:外来强权势力的内在化

亚洲论述的意义

ArtReview Asia访谈

亚洲意味着什么

亚洲作为原理

亚洲艺术的前提

当代艺术作为亚洲论述的生产平台

亚洲的普遍性想象与中国的政治叙事

第二章 东亚视角的认识论意义

中国社会既定的东亚视角及其问题性

现代历史过程中东亚内部的不均衡状态

冷战历史与东亚的关系

后冷战时期的历史视野与东亚叙事的思想品格

关于后东亚论述的可能性

附录 如何思考东北亚的战后——高句丽问题引发的思考

横向思考的东亚图景——评白乐晴《分断体制·民族文学》与白永瑞《思想东亚:朝鲜半岛视角的历史与实践》

地理想象力的射程

从超克分断体制到双重周边视角

社会人文学的前景

民众视角与民众的连带

第三章 创造新的普遍性

第四章 寻找亚洲原理

讨论亚洲范畴所面临的现实与理论困境

通向亚洲的理论路径

亚洲原理的历史内涵

寻找亚洲 : 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是2019年由一頁folio出版,作者孙歌。

得书感谢您对《寻找亚洲 : 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石器时代的生计方式:基于岭南地区的分析 电子书
本书对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进行分区、分期和年代研究,据此建立起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整合动植物和工具遗存等证据对框架内各个文化的生计方式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由广谱性采集渔猎经济到稻作栽培或专业渔猎经济的演变过程。最后与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生计方式的演变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新石器时代生计方式演变的共同规律和地区差异。
良良的陶器世界(良良的世界系列) 电子书
本书是“良良的世界”书系的第一本,向孩子们深入浅出地介绍良渚陶器。
良良的玉器世界(良良的世界系列) 电子书
本书是“良良的世界”书系第三本,向孩子们深入浅出地介绍良渚玉器。
良良的古城世界(良良的世界系列) 电子书
本书是“良良的世界”书系的第二本,向孩子们深入浅出地介绍良渚古城。
重回天人之际:反思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方式的转换 电子书
本书的核心思路是从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方式的转换看古代文论文本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