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集富二代、官二代、军二代与一身,他是如何野蛮生长的
隋朝末年,隋炀帝不顾百姓疾苦,迁都洛阳,大兴土木,开凿运河,导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与此同时,生性好战的他多次发起对外战争,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天下大乱。
18岁的李世民见隋朝大势已衰,于是广交英雄豪杰,积极招兵买马,计划举兵反隋,成就野心。这时,他的密友、晋阳县令刘文静因受瓦岗军首领李密株连,被捕入狱。李世民以探视为名,与他在狱中拟定了起兵谋反、西进关中、创立帝业的大胆计划。但父亲李渊的摇摆不定让计划止步不前,于是李世民通过晋阳宫副监裴寂对李渊施展美人计,从而逼迫李渊谋反。
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后,李世民与其兄李建成并肩作战,分统左、右两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铁血征途……
完美呈现唐初四大战役,翩翩公子如何成为会打仗的皇帝
大业十三年十一月,长安被攻克,李渊建立唐朝。李世民功勋卓著,被拜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进封秦王。
此时的天下,枭雄林立,薛举、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十八路反王”割据四方,对立足未稳的李唐王朝虎视眈眈。皇帝李渊倍感压力,急需寻找一个能征善战、有勇有谋的人物统兵出征。
李世民临危受命,出兵讨逆。面对凶狠残暴、心狠手辣的对手,李世民沉着应战,利用天时地理,运用心理战、水战、夜战,或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或以弱战强,稳操胜券。九年时间,他平西秦、攻陇西、夺太原;伐王世充、擒窦建德、战刘黑闼……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立下赫赫战功,谱写了军事史上的帝王传奇。
血溅玄武门,讲述一个篡权者从夺权到控权的历程
随着对手一个个被击溃,李唐江山日趋繁盛,李世民因平定四方立下的盖世功勋,被父皇李渊封为“天策上将”。
然而攘外之后的安定,换来的却是手足之间的割裂。日益滋长的声望和野心一步步将李世民推向风口浪尖,而他本人也确实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王侯。与此同时,李渊一面欣赏着儿子超凡的才能,一面又时刻感受到了儿子给自己带来的威胁。于是,在接班人的选择上,举棋不定。感受到威胁的不止李渊,太子李建成看着李世民的威望水涨船高,早已坐立不安,于是,一场储君位之争的战斗打响了。
于是李世民炮制杨文干事件嫁祸李建成,而后站在李建成一方的李元吉赠送烈马。想摔死李世民,接着李建成又收买尉迟恭,摆鸿门宴、策划在昆明池谋杀李世民……
终于,李世民下定决心,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反败为胜间,也背负起了杀兄、弑弟、屠侄、逼父的污名……
毛泽东评李世民: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一代英主的失误和惋惜。
从16岁在雁门关一战成名到逼迫父亲李渊谋反,从平定四方到玄武门辣手夺权,李世民从一个野心少年,逐步变成实干家、军事家、阴谋家。现在他如愿以偿,成为皇帝,将以一个政治家的身份,面对世人。
唐王朝进入了崭新的李世民时代。他不计前嫌,启用李建成的旧部魏征,委以重任。而后整顿吏治,治贪反腐,厉行节俭,从谏入流,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手段。在用人上,他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使唐朝廷名相辈出,将星云集;在政治上,他励精图治,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在外交上,他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在军事上,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从此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被人称为“天可汗”。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晚年的李世民的心思越发让人琢磨不透,一系列的宫廷祸乱也因此蠢蠢欲动……
作者简介
陈唐,20世纪70年代生人,曾担任杂志主编、资深记者、专栏作家,现在自由写作。在阅读唐史时,对李世民时代的政治事件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有着独到的感悟。曾为此旅居西安,遍寻人文古迹,历时四年,终于著成长篇历史读物《李世民权力的逻辑》。
章节目录
第一章 谋逆 第一节狱中密谈/ 第二节野心家的风云际会/ 第三节裴寂设圈套,李渊中计/ 第四节晋祠阴谋/ 第五节将计就计,栽赃嫁祸/ 第六节空城计退突厥/ 第七节晋阳起兵/ 第二章 宫廷政变 第八节太子失宠/ 第九节虚伪杨广奸计得逞/ 第十节血染隋宫/ 第十一节杨玄感起义/ 第三章 李渊步步为营夺长安 第十二节李渊自封大将军/ 第十三节巾帼不让须眉/ 第十四节起兵第一仗:西河之役/ 第十五节世民雨中劝父亲/ 第十六节前后夹击战霍邑/ 第十七节李世民拜访房玄龄/ 第十八节世民河中拾诏书 第十九节隋炀帝被困雁门/ 第二十节摆疑阵救主/ 第四章 解雁门之围 第二十一节偷袭卢明义老巢/ 第二十二节张须陀冒险求生机/ 第五章 战神 第二十三节姐弟谈心:世民初露野心 第二十四节立傀儡皇帝,斩阴世师/ 第二十五节俘李靖,世民求情/ 第六章 李渊摄政 第二十六节隋炀帝之死/ 第二十七节隋灭唐建/ 第七章 江都事变 第二十八节薛举西进/ 第二十九节浅水原第一战:祸莫大于轻敌/ 第三十节薛举之死 第三十一节浅水原第二战:兵者,诡道也/ 第三十二节西秦灭亡/285 第九章 立威望,歼灭大凉政权 第三十三节世民反间计灭凉/ 第十章 英雄惜英雄 第三十四节李密之死/ 第三十五节魏征自荐/ 第三十六节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投唐/ 第十一章 太原之争 第三十七节大意失并州/ 第三十八节刘文静口不择言丢性命/ 第三十九节李世民屠夏/ 第四十节柏壁之战/ 第四十一节尉迟敬德雀鼠谷降唐/ 第四十二节刘武周、宋金刚之死/ 第十二章 一战擒二王 第四十三节罗士信巧取千金堡/ 第四十四节李世民二战单雄信/ 第四十五节王世充求和失败/ 第四十六节虎牢关战役/ 第四十七节轻取洛阳 / 第四十八节韦氏入秦王府/ 第十三章 刘黑闼反唐 第四十九节烽火燃关东/ 第五十节洺水之战/ 第五十一节罗士信之死/ 第五十二节筑坝堵水,诱敌过河/ 第五十三节李建成擒刘黑闼/ 第十四章 天策上将 第五十四节李世民和他的影子内阁/ 第五十五节天策府十八学士/ 第五十六节功高盖主太子忧/ 第十五章 杨文干事件 第五十七节避暑仁智宫/ 第五十八节阴谋:借刀杀人/ 第五十九节李渊调兵防谋反/ 第六十节李建成撞柱表清白/ 第六十一节谋反真假难辩/ 第十六章 兄弟阋墙 第六十二节李元吉杀心再起/ 第六十三节险恶,元吉赠世民烈马/ 第六十四节两宠妃给李渊吹枕边风/ 第六十五节太子收买尉迟恭/ 第六十六节祸不单行,张亮入狱/ 第六十七节暗杀尉迟恭/ 第六十八节长孙氏帮夫/ 第十七章 杀机重重 第六十九节鸿门宴:下毒/ 第七十节李渊出尔反尔/ 第七十一节房、杜被赶出秦王府/ 第七十二节巧遇常何/ 第七十三节昆明池谋杀计划/ 第十八章 玄武门事变前奏 第七十四节棋子:太子宫率更丞王晊 第七十五节世民探二李态度/ 第七十六节秦王府:闭门谋划/ 第七十七节太史令:太白金星现秦王府/ 第七十八节阴险,孤注一掷出狠招/ 第十九章 喋血玄武门 第七十九节不眠之夜/ 第八十节秦王妃战前动员/ 第八十一节埋伏临湖殿/ 第八十二节太子、齐王之死/ 第八十三节尉迟恭提刀现三泓池/ 第二十章 世民称帝 第八十四节李世民入住东宫/ 第八十五节李渊禅位,李世民继位/ 第二十一章 平叛乱,伐突厥 第八十六节渭水之盟/ 第八十七节李艺叛乱/ 第二十二章 人治 第八十八节两仪殿争功/ 第八十九节问政张玄素/ 第九十节魏征违皇令/ 第九十一节戴胄犯颜执法/ 第九十二节唐太宗罢相/ 第二十三章 另类反贪腐 第九十三节钓鱼执法/ 第九十四节“温柔”肃贪/ 第二十四章 推番突厥帝国 第九十五节李靖巧攻定襄城/ 第九十六节唐军奇袭恶阳岭/ 第九十七节对内皇帝对外天可汗 第二十五章 厉行节俭,君行仁政 第九十八节建洛阳行宫风波/ 第九十九节释放三千宫女出宫/ 第二十六章 慎刑和恤刑 第一百节错杀张蕴古/ 第一百零一节制定慎刑制度/ 第一百零二节死囚释放一年主动归狱/ 第二十七章 “逆才”魏征 第一百零三节长乐公主的嫁妆/ 第一百零四节君臣“暗斗”/ 第二十八章 盛世牡丹离世 第一百零五节弥留之际的遗言/ 第一百零六节登塔看昭陵/ 第二十九章 魏征的最后几年 第一百零七节十渐十克终疏/ 第一百零八节魏征之死/ 第三十章 储位之争 第一百零九节拙劣的陷害/ 第一百一十节谋划政变/ 第一百一十一节李佑谋反/ 第一百一十二节废太子立李治/ 第一百一十三节武媚娘/ 第三十一章 征讨高丽 第一百一十四节火烧辽东城/ 第一百一十五节攻打白岩城/ 第一百一十六节驻哔山之战/ 第一百一十七节被困安市城/ 第三十二章 双面帝王的陨落 第一百一十八节唐太宗之死/ 第一百一十九节尾声/
《李世民权力的逻辑》套装是2017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唐。
得书感谢您对《《李世民权力的逻辑》套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