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立足于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而构想未来社会的著作。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运动中,这是一场只有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才能够与之相比的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之所以陷入“全球风险社会”之中,遭遇危机事件的频繁造访,都是这场历史性的社会转型运动所致,它使工业社会所建构起来的制度模式、治理方式和行为模式都陷入了失灵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探讨了人类走向合作社会的可能性路径,努力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动中去发现支持社会变革的新因素,并从制度、社会治理方式以及人的行为模式等方面描绘了社会变革的前景,提出了基于信任的合作治理理论,展现了对合作社会的基本构想。
作者简介
作者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山大学等二十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参与编写的一些著作曾获得过吴玉章奖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得立撰写的《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发表的论文多次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出版著作和教材十多部,发表论文近三百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时代呼唤合作
第一节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第二节 合作是必然选择
第三节 支持合作的网络结构
第二章 基于合作的社会建构
第一节 理解合作并促进合作
第二节 作为人的交往的合作
第三节 构想合作的社会
第三章 作为共同行动体系的合作
第一节 从协作体系到合作体系
第二节 合作社会中的秩序
第三节 合作治理模式的建构
第四章 通过信任建构合作
第一节 为了合作的信任重建
第二节 信赖、相信与承诺
第三节 组织化社会中的信任
第四节 合作及合作制组织
第五章 合作而不是民主的治理
第一节 民主治理受到质疑
第二节 参与治理的困难
第三节 合作是实质民主的实现
第六章 走向合作治理的进程
第一节 社会治理变革的路径
第二节 风险社会中的治理变革
第三节 社会治理变革的归宿
参考文献
后记
走向合作的社会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康之。
得书感谢您对《走向合作的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