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围绕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影响及调整展开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中国的应对之策。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际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全球化为背景,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微观与宏观等多个视角,对美国贸易逆差的现状、成因、影响及调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
首先通过对不同时代美国贸易差额的特征分析,对比美国贸易差额的历史与现状,从结构性因素、支撑性因素及政策性因素方面系统地论证分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成因,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证了美国贸易逆差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相关性,美国贸易逆差对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
最后通过分析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所面临的挑战,从国际、国内两个不同视角出发,分析美国贸易逆差的调整方向及方法,并提出了中国的应对思路。
作者简介
作者刘建江,湖南邵阳人,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湖南省二级教授,长沙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4部。曾获2007年度张培刚优秀博士论文奖、湖南省第十一届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主要从事中美经贸关系、资产价格与消费波动方面的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现实背景与意义
二、理论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核心概念
一、贸易逆差、经常项目逆差与全球经济失衡
二、美元化、美元霸权与美元铸币税、去美元化
三、贸易利益
四、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
第三节 主要理论依据
一、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二、国际分工理论
三、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四、贸易与增长的关系理论
五、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六、跨期贸易理论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分析框架
第二章 美国贸易差额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美国贸易收支状况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贸易收支
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贸易收支
三、战后至70年代初的美国贸易收支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美国贸易差额
一、整体贸易差额状况
二、政府对待贸易逆差的态度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美国贸易逆差
一、整体贸易差额状况
二、美国贸易逆差商品结构
三、贸易逆差国别(地区)结构
四、阶段性贸易政策特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成因:结构性因素
第一节 美国贸易逆差成因归类
一、问题的提出
二、美国贸易逆差成因归类
三、贸易逆差成因的综合性归类
四、美国贸易逆差成因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美国贸易逆差形成的结构性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国际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变迁与美国贸易逆差
三、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格局与美国贸易逆差
四、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与美国贸易逆差
五、金融-制造国际分工格局与美国贸易逆差
第三节 美国贸易逆差结构性因素经验性检验
一、美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变化趋势
二、美国商品贸易逆差类型
三、美国主要进出口商品类别验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成因:支撑性因素
第一节 美元的特殊地位与贸易逆差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心-外围分析框架中的美元地位与贸易逆差
三、美元霸权对巨额贸易逆差的支撑作用
第二节 储蓄-投资缺口与贸易逆差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储蓄-投资缺口因素影响贸易差额的机制
三、储蓄-投资缺口与美国贸易逆差的关系
四、相关性检验
第三节 金融发展、金融效率与美国贸易逆差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金融市场与贸易差额互动的分析框架
三、金融发展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影响
第四节 人口结构变动与美国贸易逆差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人口结构变动与贸易逆差互动机制
三、人口结构对美国贸易差额影响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成因:政策性因素及整体检验
第一节 美元汇率与美国贸易逆差
一、问题的提出
二、汇率与美国贸易逆差联系的文献回顾
三、汇率变动与美国贸易差额关系检验
第二节 美国贸易逆差的重商主义解释
一、主要观点
二、两个解释内容
三、双向模拟评估
第三节 统计因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贸易逆差
一、代表性观点
二、对美国贸易逆差的修正
第四节 多元视角下美国贸易差额成因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二、模型构建
三、平稳性检验
四、脉冲响应模型与方差分解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美国贸易逆差与宏观经济运行
第一节 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三、1990年代以来贸易逆差与美国整体经济运行趋势
四、美国贸易逆差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美国贸易逆差与就业
一、文献回顾
二、贸易逆差对美国就业的影响
三、贸易逆差与失业率的相关性
第三节 美国贸易逆差与通货膨胀
一、文献回顾
二、贸易影响通货膨胀的机制
三、贸易逆差对美国通货膨胀的具体影响
四、贸易逆差与美国通货膨胀关系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美国贸易逆差与美国国际竞争力
第一节 贸易逆差与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贸易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第二节 美国贸易逆差与国际竞争力脱节的现状与成因
一、美国贸易逆差与国际竞争力脱节的现状描述
二、美国贸易逆差与国际竞争力脱节的成因
第三节 美国国际竞争力变动具体分析
一、产业结构变化对商品竞争力的影响
二、美国商品贸易竞争力
三、美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美国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一、问题的提出
二、贸易逆差与贸易利益的关系研究综述
第二节 美国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脱节的一般性原因
第三节 产品内分工视角下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的作用机理
一、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下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
二、规模经济与产品内贸易
第四节 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关系实证:以中美贸易为例
一、中美产品内贸易利益现状描述
二、模型设定
三、数据说明与处理
四、计量分析及结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第二节 美元化视角下的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
一、美元的供给、需求与贸易逆差发展
二、美元视角下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维持的条件
三、美元危机对贸易逆差可持续性的威胁
第三节 全球产业转移视角下的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
一、新产业转移趋势与美国制造业复苏战略
二、产业转移与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性
第四节 跨期替代视角下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
一、基于经常项目的跨期替代理论模型构建
二、跨期贸易视角下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检验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贸易逆差视角下的次贷危机
一、持续的贸易逆差需要稳定的资本流入
二、过度消费、贸易逆差与虚拟经济膨胀
三、金融体系与贸易逆差同步扩大的机制及其脆弱性
四、贸易逆差对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影响
五、贸易逆差视角下次贷危机成因的主要结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美国贸易逆差的调整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第二节 美国贸易逆差调整的重要性:国内视角
一、过低的储蓄率降低经济体系风险承担能力
二、服务型经济助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
三、产业空心化弱化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第三节 美国贸易逆差调整的重要性:全球视角
一、从美国在全球失衡中的地位考察贸易逆差的调整
二、从美元霸权面临挑战考察美国贸易逆差的调整
第四节 美国贸易逆差调整的成本与调整目标
一、调整的成本
二、调整的目标
第五节 美国贸易逆差的调整思路:国内视角
一、调整国内经济政策
二、努力提升储蓄水平
三、推进出口倍增计划
四、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五、强力维护美元霸权地位
第六节 美国贸易逆差调整思路:全球化视角
一、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二、协调各国汇率政策
三、不同国家具体调整思路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美国贸易逆差研究是201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建江。
得书感谢您对《美国贸易逆差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