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事迹考

朱子事迹考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厦门大学高令印教授研习朱子学半个多世纪的成果汇编。

内容简介

本书的特点是运用考察、谱志等地方文献研究朱子学,其内容涵盖朱熹的家事、生计、行踪、遗址、墨迹、画像、号谥以及新安朱氏等方面,较之旧版,有所增补,详细而真实地再现了朱子的生平事迹。

其写法另辟蹊径,不再仅仅侧重朱子的哲学思想,对于其家庭生计与私人生活也进行了展示。这对于全面了解朱熹的行踪、事迹、为人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比较全面的资料,有利于对朱子学开展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是研究朱子事迹的一部力作。

作者简介

作者高令印,现任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校室主任、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以及福建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等,曾数十次到国外出席会议和讲学。获韩国“第4R退溪学国际学术奖”等多种学术奖。主要研究朱子学,讲授中国哲学等。每门课程都自编讲义和有关资料,有的已正式出版。发表文章200多篇,出版专著《朱熹事迹考》(韩国朱昌均译部分为韩文)、《李退溪与东方文化》(韩国李楠永译成韩文)、《福建朱子学》《中国文化纲要》《简明中国哲学通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朱子学的精神与未来

原序一

原序二

前言

一 朱子学的两个领域:著述义理诠释和事迹考察辨析

二 朱子学的文化价值和义理纲脉

第一章 家事

一 祖籍

二 田产

第二章 生计

一 收入

二 俭用

三 家庭

第三章 行踪

一 在尤溪 长溪 安海 建瓯

二 受学二刘胡

三 师事李侗

四 从政七年

五 奉祠二十一载

六 出游三州

七 鹅湖之会

八 闲居武夷 云谷 考亭

九 “庆元党禁”避难

第四章 遗址(上)

一 文公诞

二 博士府

三 紫阳五夫

四 讲习武夷

五 四贤延平

第五章 遗址(中)

一 “闽学开宗”地

二 朱子岛

三 临漳过化处

四 党禁避难处

第六章 遗址(下)

一 庐山 白鹿洞 白鹿洞书院

二 徽州 篁墩 婺源

三 岳麓 石鼓

四 浙东 诸暨

五 粤蜀

六 考亭

七 遗物

第七章 墨迹(上)

一 游踪

二 榜书

三 联语

四 诗赋

五 文记

第八章 墨迹(下)

一 名文

二 书函

三 铭箴

四 像赞

五 镌刻

六 书稿

第九章 画像

一 标准像

二 画塑像要述

三 画像记载

第十章 号谥

一 字号

二 赐谥

朱子事迹考是201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高令印。

得书感谢您对《朱子事迹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被讨厌的勇气 电子书
《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三季专题解读,一套强人的生活哲学。
洞见 电子书
颠覆认知的洞见之书,《纽约时报》畅销榜榜首之作。 用现代进化心理学理论印证佛学观点,前SUO未有的洞见之书,颠覆认知。上市后得到各界热议、好评,位居《纽约时报》畅销榜榜首。 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提名奖得主,全球蕞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罗伯特·赖特重磅作品。 罗伯特·赖特,全球百位蕞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作品曾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蕞佳图书,被《财富》杂志列为“有史以来蕞具智慧的75本专业书籍”之一。 樊登博士重磅推荐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开课解读;查理·芒格家族财富管理者、“巴菲特接班人”李录年度推荐。 简体版还未上市前,就已在国内各界引起轰动。樊登博士案头书,重磅推荐作品;“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专门开课解读;查理·芒格家族财富管理者、“巴菲特接班人”李录年度第一推荐必读。 现代进化理论与佛学的碰撞与交融,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将佛学中的哲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现代脑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相互印证,洞见事物的真相,真正体验到世界的本原之美。 伟大的沉思与实践之旅,世俗时代精神生活的基础。 本书所能解决的问题与每个个体生命息息相关:幸福感、爱情、友情、性,以及抑郁、焦虑等情绪。教会我们通过冥想和正念自控训练冲破大脑错觉,摆脱烦恼与痛苦,变得更智慧,更幸福。
MBA轻松读:逻辑思维 电子书
正确的思维引导正确的结果,彻底转换你思维方式的逻辑圣经。
高效能人士的笔记整理术 电子书
每一个学习、工作过的人,都少不了跟笔记本打交道。写了这么多年的笔记,你确定自己真的理解它了吗?为什么同样的内容,别人总记得比你时间少、速度比你快、效率比你高,而且效果还更好呢?先别急着怀疑自己的智商,也许正是你的笔记拖了大脑的后腿。聪明人的笔记可以让其事半功倍,错误的笔记却是名副其实的“猪队友”,只能阻碍我们能力的发挥。改变一下记笔记的方式,掌握正确的方法,你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工作效果更好
薪与酬 电子书
《薪与酬》是大脑银行创始人苏引华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