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楼宇烈教授六十余年思想精华,来自北大火爆的中国哲学大课堂。
内容简介
“哲学”给人的印象是艰深难懂的,但是经过楼宇烈教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讲解、阐释,中国哲学的核心理念,变得生动易懂。
楼宇烈教授通过醍醐灌顶式的深入分析,培养大众的哲学思维方式,构筑中国哲学的宽广知识体系。本书是大众学习中国哲学的必读佳作。
作者简介
作者楼宇烈,享誉海内外的资深学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虔诚守护者。北京大学国学研修班最受欢迎的主讲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国学研究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学木委员会委员。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祖籍浙江嵊县。1955年毕业于上海浦光中学,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0年毕业。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周易注(附周易略例)》、《宗教研究方法讲记》、 (《中国的品格》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无用之用为大用(导言)
Ⅰ 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
日用而不知
在生活实践中传承文化
“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
家是我们撬动天下的支点
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观
爱情一时,亲情永恒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做人
由私到公转化的桥梁
敦礼明伦
相互贯通
智慧就是力量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确立社会的礼制
在五伦中找到定位
重新认识礼教
谈修身的方法
提高修养的六大要旨
青年应成为什么样的君子?
王阳明为什么会提倡知行合一
顺自然致中和
中国哲学与中医
中国哲学与中医的关系
中国人对天地、疾病等的认识
大医精诚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周易》中的生命之道
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
怎样学习传统文化
一、打下广泛的基础
二、掌握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三、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艺术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四、掌握贯通万事的道理
Ⅱ 中国文化的人文特质
增强文化主体意识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在交流中保持文化主体意识
中国传统哲学的三大思维底蕴
整体关联
动态平衡
自然合理
认识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
大道至简
一、道与德
二、名教与自然
三、适性与逍遥
离开“道”,中国文化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中国文化是一种“道”文化
“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何为“六艺”?
得意忘言、得意忘象
艺术应该是正情的
如何由艺臻道
育正气、养真气、化怨气
艺术的创造与再创造
艺不忘道
如何弘扬中医之道
中国文化的思想特色
何谓人文?
中国文化的根本特色是管好自己、管住自己
发扬中国文化的自觉、自律精神
浅谈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缺乏的原因
文化自信的内涵
怎样培养文化自信
为学贵在解蔽,教育贵在启发
认识荀子以及中国哲学传统
传统文化中“学”的概念的变化
通过《荀子》理解中国人的文明观
何为文明?——荀子化性起伪的文明观对现代文明的启发
在天地间——荀子论人的主体性与责任
荀子论礼乐刑政——平衡的治理体系
学以成人——荀子论为学与教化
Ⅲ 传统文化的体系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从孔子像的议论说起
“用中”和“时中”——儒家实践的辩证原则
儒家的“节欲”观
儒家的传统伦理
一
二
三
儒家修养论
一
二
三
儒与释
《金刚经》《心经》的智慧
诸法空相
自净其意
老庄的顺自然与反异化思想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
玄学的“自然合理”论
附一:中国儒学的历史与未来
一
二
三
四
五
附二:理学大师马一浮
后记
体悟力:楼宇烈的北大哲学课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楼宇烈。
得书感谢您对《体悟力:楼宇烈的北大哲学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