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共蝴蝶:周城神话研究

蟒蛇共蝴蝶:周城神话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神话的研究,指出其对于回归人的本质,回归人的理想与信仰的诉求,回归神话作为人的“希望的本源、道德的基础、社会的柱石”的元叙事形式的价值与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将白族非常著名的“杜朝选神话”前推到突出位置,从时代的高度重新研究神话,并对32个口述叙事和14个文本叙事共46个神话变体进行分析。

在找出神话讲述中的共同“能指”以及讲述者的独创“能指”的基础上,对其分别进行结构分析、意义探索以及社会语境的阐释,分别与20世纪人类学的非常重要理论(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和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理论)进行了对话。

作者简介

作者朱炳祥,1949年11月生,江苏靖江人,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

曾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2007年5月至2013年5月),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

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等多项。获教育部髙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第一章 神话的“前推”

第一节 “内部关系”重于“外部关系”

第二节 “材料”大于“解释”

第二章 神话的变体

第一节 当地人的口述叙事

M1 赵勤2000(朱炳祥采录)

M2 杨振堂2000(徐良梅采录)

M3 李恒丰2000(程志君采录)

M4 段继灿2000(程志君采录)

M5 桂大守、杨鹉2000(程志君采录)

M6 董立荣2000(徐良梅、程志君采录)

M7 桂大守2000(程志君采录)

M8 桂兴年2002(朱炳祥采录)

M9 桂德本2002(朱炳祥采录)

M10 杨庆志2010(朱炳祥采录):

M11 李天才2012(张超颖采录)

M12 杨珍华2012(陈鑫、张超颖采录)

M13 杨美2012(陈鑫、张超颖采录)

M14 段继灿2012(张超颖、周璐雪采录)

M15 杨开基2012(陈鑫、张超颖采录)

M16 李永镇2012(陈鑫、张超颖采录)

M17 杨吉2012(陈鑫、李慧、张超颖采录)

M18 段绍升2018(朱炳祥采录)

M19 段晓云2018(朱炳祥采录)

M20 杨庆志2018(朱炳祥采录)

M21 段继灿2018(朱炳祥采录)

M22 杨麟2018(徐嘉鸿采录)

M23 段德道2018(徐嘉鸿、朱炳祥采录)

M24 杨自芳2018(徐嘉鸿采录)

M25 苏步堂2018(徐嘉鸿采录)

M26 素洁2018(徐嘉鸿采录)

M27 杨月香2018(徐嘉鸿采录)

M28 苏诗杰2018(徐嘉鸿采录)

M29 段继仁2018(黎筱兰采录)

M30 孙加明2018(黎筱兰采录)

M31 苏泗2018(任九菊采录)

M32 张庆绅2018(苏亚曦采录)

第二节 当地人的文本叙事

M33 段兆甲等《杜朝选》(白剧)1959(段继灿、杨麟提供)

M34 张斋生1959(李星华采录):

M35 张圭铭、杨汉文1980(段继灿采录)

M36 张圭1988(赵守值、段继灿采录)

M37 赵勤1994

M38 周城村2009

M39 周城村2011

M40 杨宗运2012(徐嘉鸿等采录)

M41 杜朝选经文2013(杨雪采录)

第三节 外地人的文本叙事

M42 徐嘉瑞1949

M43 中国人民大学师生1985

M44 云南省编辑组1986

M45 徐嘉瑞(李子贤1990年采录)

M46 尹明举2008

第三章 神话的结构

第一节 “能指”的结构分析

第二节 “和声”与“变奏”

第三节 杜朝选神话的“基本能指”

第四节 基本能指的“变奏”

一 猎人

二 渡海

三 蟒患

四 射蟒

五 洗衣

六 合谋

七 盗剑

八 杀蟒

第五节 类型的“变奏”

第六节 “序列”:能指与能指关系的符号逻辑

第四章 神话的意义

第一节 “所指”的意义解释

第二节 “主干型神话”的意义

第三节 “分枝型神话”的意义

第四节 叙事者:相异的主体

第五节 “锁链”“娃娃”“宝剑”:多义的符号

第六节 “扇面”:能指与所指关系的符号逻辑

第五章 神话的功能

第一节 “功能”的概念与描写的“科学”

第二节 庙宇与神像的“功能”:功利性与精神性辨析

第三节 本主诞仪式的“功能”:指涉性与自指性辨析

第四节 神话、仪式与日常生活

第五节 “转喻”:符号的外部关系逻辑

附 周城三个宗教组织仪典列表

第六章 “神话”是什么

第一节 为什么是“蟒蛇共蝴蝶”?

第二节 “杜朝选”是谁?

第三节 神话与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蟒蛇共蝴蝶:周城神话研究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炳祥。

得书感谢您对《蟒蛇共蝴蝶:周城神话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共情管理:管理的精髓就是共情 电子书
人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很多时候左右人情感的依然是情绪,这就是共情管理为何被重视的根本原因。企业的核心产品和发展方向都更应聚集于人,其中包括客户,也包括员工。只有充分挖掘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想法,才能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现如今,那种依靠洗脑和高压的方式驱动员工的管理手段已经落后了,领导应该懂得重视员工、关怀员工和激励员工,这样才能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工作团队,才能给企业从内部赋能。
王阳明:一切心法(套装共2册) 电子书
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投机分子。他纵兵屠城,窃夺他人战功,散布异端邪说蛊惑人心,以邪教教主的姿态享受着信徒的阿谀与供奉。乃至清朝编修《明史》,才算是以新一代的官修正史为王阳明做了正式的翻案。而在王阳明弟子们谦卑写就的私史里,他又仿佛头顶光环的圣徒,有神鬼莫测之能,每每还有灵异的奇遇。于是我们每个人对王
发展伦理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范式与理论研究、现实与问题反思两个角度,对发展伦理学进行研究。
北宋新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揭示新学作为一个学派的整体学术特色,讨论了陆佃、郑侠、耿南仲等新学后学的学术思想和理学、蜀学、北方学者对新学的攻击,并结合孟子升格运动、天地分祭合祭之争等问题,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揭示了新学之学术与政治的纠葛。
哲学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哲学观与世界观、黑格尔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观与现代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哲学观与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等七个问题,揭示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