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型父母的内心世界: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操控型父母的内心世界: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大多不当的教养方式,都源自父母内心的恐惧打骂、宠溺、控制、情绪勒索、过度期待引发亲子冲突的不当教养方式,其实大多源自父母潜意识里的恐惧。比如,缺乏安全感的父母,才会高压管控孩子;心存内疚感的父母,便会无限满足孩子;没有归属感的父母,容易过度陪伴孩子;抱持优越感的父母,大多会强迫孩子追求高成就,等等。◎摆脱潜意识的恐惧,亲子冲突便会自动化解(1)个人潜意识恐惧:顶嘴、疏离、忧郁、易怒、依赖、拒学、沉迷游戏……当孩子行为脱序时,父母应先检讨自己是否常对孩子有迁怒、苛责、漠视、过分严厉等表现。(2)家庭潜意识恐惧:我们很容易复制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和教养模式,因上一代教养不当而有的阴影,时常会成为子女的梦魇,比如重男轻女或家庭暴力等。(3)家族潜意识恐惧:重男轻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观念已经不符合时代主流思想,长辈应该学会尊重晚辈的选择。(4)集体潜意识恐惧:有些恐惧从个人、家庭或家族中找不到根源,那可能就是周遭环境所致,比如“富不过三代”“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等。◎符合国情的家庭心理疗愈读本本书作者吴娟瑜是知名情绪管理、亲子教育专家,书中个案收集自演讲、心理谘商和作者亲身经验,真实反映华人家庭共有的道德框架、思考盲点和家庭约束,相信你心有戚戚焉。

内容简介

打骂、宠溺、控制、情绪勒索、过度期待……这些引发亲子冲突的不当教养方式,其实大多源自父母潜意识里的恐惧——

◎缺乏安全感的父母,才会高压管控孩子

◎心存内疚感的父母,便会无限满足孩子

◎没有归属感的父母,容易过度陪伴孩子

◎抱持优越感的父母,大多会强迫孩子追求高成就

在亲子教育专家吴娟瑜看来,只要消除了潜意识的恐惧,亲子冲突便会自动化解,孩子也将变得乐观、积极、自信!
    在这本书中,吴娟瑜老师探索了40多种关于个人、家庭、家族、集体潜意识里的恐惧,分享了关于疗愈自我、修复关系的生命信息,从而引导我们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解,并放手让孩子发展自身的潜能与个性。

从“案例分享”到“潜意识恐惧分析”,从“成长笔记”到“自我测试”,本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框架,引导我们自我觉察,并与书中人物一起成长。


作者简介

吴娟瑜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应用社会学硕士;

国际演说家,演说场次超过6000场,风趣幽默又颇具专业素养,备受观众和媒体欢迎;

知名情绪管理、亲子教育专家,陪伴年轻世代父母进行自我探索,并改变不当的教养方式,避免伤害孩子而不自知;

畅销书作家,著有《不做情绪的奴隶》《吴娟瑜的父母成功学》《说不出的羞涩 : 告别青春期的76种困惑》等几十部作品。


章节目录

自序 我们在担心什么?


前言 直面内心的恐惧


PART 1 个人潜意识里的恐惧


只要警觉到是自己的恐惧感造成了家庭纷争,并决心改善,亲子之间一定可以和解。


 


1 控制感:缺乏安全感的虎爸


如果家长有以下三种行为模式:管得多、骂得凶、打得重,基本上已进入控制狂、虎爸虎妈的行列,他们不看重孩子的感受,只会以高压策略压迫子女照章行事。


2 完美感:抱持优越感的家长 


自视完美的家长,往往要等到自己遭受重大挫折,抑或是子女出现离家出走、罹患抑郁症等严重问题时,才会开始自我反省和调整。


3 匮乏感:在孩子身上弥补缺憾


因为童年缺乏亲情,让圆满产生匮乏的感受,她必须先看清这点,才能从“受害者”的角色中挣脱。


4 界限感:孩子不是你的另一半


秋云懊恼自己对儿子管得太宽,干涉了他的成长空间,令他产生一堆怨言。


5 恐惧感:把对丈夫的不满投射到孩子身上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晓霏意识到自己害怕老公离去,却把目标转移到儿子身上,这是模糊焦点了。


6 内疚感:揠苗助长的新手妈妈


新婷终于明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停止内疚,才能真正引导儿子积极面对困难。


7 厌恶感:为何会讨厌自己的孩子? 


身为妈妈,海惠对珊珊没有“厌恶”的权利,但她可以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朝着修补母女关系的方向努力。


8 无常感:疏远孩子的单亲妈妈


尽管母女朝夕相处,女儿感受到的妈妈却是“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陌生人。


9 排斥感:妈妈为什么不要我?


如果为了谋生必须与子女分隔两地,父母就要设法慰藉分离时的思念,弥补欠缺的亲情。


10 自责感:过度参与孩子的人生


唯有断开过度的联结,孩子才能学会自立,这也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祝福。


11 失衡感:当孩子成了代理父母 


佳嬿把握住三个孩子从青春期进入大学前的黄金时段,让彼此角色从“大对小”转变为“平行关系”,增加了彼此的尊重和亲密。


12 疏离感:代代相传的负面情感


他们不能把内心的仇恨表现得太刻意,于是就故意冷淡对待年幼的孩子,用疏离感惩罚孩子。


 


PART 2 原生家庭潜意识里的恐惧


养育子女的过程中要时时警惕,绝不能把个人的恐惧投射到子女身上,更不能要求他们去弥补自己的童年遗憾,否则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13 情绪投射:当爸爸学会将心比心


父母有责任引导孩子茁壮成长,但也要顾及孩子的心理。 


14 代际传递:家暴父亲痛改前非


许多家庭重复着“暴力代际传递”,一代打一代。


15 观念偏差:重演的教育模式


尽管她心里不服气,但婚后生了一男一女后,不知不觉重演了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


16 过度陪伴:被母亲操控的可怜孩子


家长之所以会抓着孩子不放,是因为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如水中浮萍,茫然无主。


17 心理暗示:厌世男孩的告白 


直到自己的“诅咒”差点成为现实,她才找到了潜意识里的恐惧,进而明白改变自己才是打破亲子僵局的关键。


18 言归于好:单亲妈妈的成长之路


她先经由自我探索找回自尊和生命的意义,再协助前夫修复破碎的心灵,让他学会善待孩子,也让孩子重新接纳他。


19 望子成龙:接受“不一样”的孩子


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要坚强、要勇敢、要成材,等自己当了父亲,自然而然就把这种观念也传承了下去。


20 童年受挫:边缘爸爸的心事


通过处理孩子的“童年受挫”,士哲反而能走出长久以来的困境。


21 母女竞争:爸爸是始作俑者 


艾丽明白了一件事,爸爸因为潜意识里对“高攀”妈妈有极大的恐惧,于是就以大男人的姿态来控制对方。


22 找回自我:“情伤”后的成长


妈妈换男人如换衣服,却没想到造成了女儿不正确的价值观,连带着将潜意识里的恐惧也传递给了女儿。


23 重组家庭:家里的边缘人 


她终于明白了,妈妈有太多的无奈,自顾不暇,哪里顾得上她?


24 再三叮嘱:不信任孩子能照顾好自己


这是很多父母的教育误区,明明想鼓励孩子进步,却把担心挂在嘴边,传达着“不相信孩子能做到”的信息。


25 墨守成规:孩子的绊脚石


虽然他们是好人,但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甚至会不自觉阻碍孩子的发展。


26 矛盾心理:孩子有权利生气吗? 


家长们有一个共通点,总认为自己的权威不可以被挑战,也担心没教育好孩子,将来孩子会成为家庭的负担。


27 静待花开:看到人生的多种可能 


回顾成长之路,他感触颇深地说:“谢谢妈妈等待我脱胎换骨。”


28 丧亲之痛:陪孩子走过生命巨变


家长若能跨越对生的执着,把死视为生命的自然规律,孩子就比较容易从亲人逝去的悲伤中走出来。


29 高龄产妇:因来之不易而过度呵护


因为得来不易,有些人会过度呵护子女,其潜意识深层的恐惧是害怕“失去”。


30 家庭序位:谁是一家之主? 


如果父母在家族中人微言轻,往往也得不到子女的认同。


 


PART 3 原生家族潜意识里的恐惧


为了孩子的幸福着想,我们要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上一代协调出更理想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免受原生家族负面潜意识的伤害。


 


31 重男轻女:真没用,连这个也不会


有些长辈因为原生家族错误的教育方式,不自觉就会对女儿或孙女说出伤人的话。


32 护孙心切:顾孙顾到“人怨”


长辈唯恐辜负子女的托付而护孙过度,反倒使家中气氛紧张,使孙子或孙女恐惧。


33 暴力传递:说不出口的抱歉


自我探索,找回自尊,学会与家人和谐相处,才能阻止暴力的延续。


34 家族阴影:教训孩子给亲戚看


上一代的人害怕被说闲话、担心被瞧不起,不免会让子孙成为代罪羔羊。


35 快乐有罪:不习惯快乐的家族


他也没察觉到原生家庭的压抑早已在潜意识里筑起铜墙铁壁,一味相信要避免不幸就要谨言慎行、不苟言笑。


36 子女不婚:现在的年轻人究竟在想什么?


以现代年轻人的多元思维来看,婚姻已不是人生唯一的选择了。


37 婆婆的眼泪:被传统的角色绑架


当我被儿媳质疑时,潜意识里的“婆婆地位”受到撼动,我察觉到自己的懦弱,羞愧得流下了“婆婆的眼泪”。


38 辗转难眠:一定要劝和不劝离?


她不必对儿子、儿媳离婚感到内疚。未来的路要怎么走,那是两位成年当事人该自己面对的。


39 家门不幸:子女离婚让族人蒙羞?


很多年长的人仍抱有“离婚丢脸”的观念,认为子女离婚会让父母在亲友邻里间抬不起头,这使得一些子女深陷痛苦婚姻而不能脱身。


40 祖训约束:子女心事知多少?


“祖训约束”是长辈以过来人的心态要求子女遵守的一些规则,但硬要以此要求后辈,只会导致误会连连。


41 无形印记:世代传承的人生梦想


外公的梦想一定要成为子孙的梦想吗?虽然我们兄弟姐妹没有人成为医生,但是家族潜意识的威力依然巨大。



PART 4 集体潜意识里的恐惧


生活中充斥着“以讹传讹”“自以为是”的想法,有些出于不自知的恐惧,我们却深受影响。


 


42 集体潜意识:你有过莫名的恐惧吗?


那些从个人潜意识、原生家庭潜意识或原生家族潜意识中都完全找不到根源的恐惧,可能是周遭人云亦云的环境暗示所致。


43 睡眠障碍:不早睡会头痛? 


我们对人生的选择多少受到集体潜意识的影响,当下却很少有所察觉,等到长大后追溯时,才发现这些集体潜意识早已烙印在内心。


44 家族遗传:儿孙何去何从?


提早让儿孙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尽点心力,他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恐惧自然会减轻,进而懂得如何妥善规划“活得久,活得好”的晚年生活。


操控型父母的内心世界: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是2021年由台海出版社出版,作者吴娟瑜。

得书感谢您对《操控型父母的内心世界: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育儿的逻辑 电子书
送给孩子的人生礼物——人见人爱能力、独立生存能力、批判思维能力。
世界是我们的课堂 电子书
适读人群 :家长(尤以7~16岁孩子家长为主)、初高中学生、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工作者、国际学校及国际教育服务机构、升学指导及生涯规划相关机构及从业人员 1.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十年教育观察与思考知行合一力作、教育“未来之书”,高效、高质陪伴孩子并塑造其健全人格,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和幸福感! 2.融合中西教育创见创举,全面解读世界名校录取趋势系统,提炼“世界课堂”的8大能力维度(阅读与表达力、信息技术素养、创造力、适应性与探索力、领导力与团队合作力、好的心智习惯、善良与诚实、做有根的“全球公民”); 3.一部让孩子身心平衡发展的成长指南,一本帮孩子进入世界名校的策略手册,与万千家长一起告别教育焦虑。 4.提炼ABCDE阅读法、科技时代GPS信息技术素养3大能力、“T型少年”培养路径、3D逆向自律法则等,引领孩子变得出类拔萃; 5.19位国内外大咖联袂推荐:秦春华、丹尼尔.施瓦茨、戴维.凯利、位梦华、乌尔里希.伯温格、黄湘雯、葛如钧、刘轩、袁拔、万维钢、吴晓波、马骏、王强、郝广才、褚清源、熊浩、杨鸣镝、肖经栋、邹天; 6.少年商学院近400万高知家长用户见证,有效助力7-16岁孩子知识广度与思维深度提升,有效激发孩子学习自驱力与创新自信力; 7.参与共读,可获赠少年商学院名校通识体验课及相关教育前沿资源分享。
妈妈,才是一切的答案 电子书
适读人群 :女儿的妈妈   畅销美国的发展心理学图书   养育女儿需要掌握的母女关系心理学   戳破流传甚广、影响母女关系发展的教育迷思   4大正确育儿信息   4个有效教养工具   4种健康长远的养育视角   帮助您和女儿一同成长   女儿的问题,妈妈才是答案   内含母女依恋关系测试
觉知的爱: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 电子书
带着觉知爱孩子,改善孩子成长的心理环境,让他们成为尊重秩序、形成自律、绽放天赋、活出美德的人!
给孩子的高效学习手册(漫画版) 电子书
变“苦读”为“巧读”,帮助孩子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