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十四五”中国经济金融新格局

走向“十四五”中国经济金融新格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走向“十四五”》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径山报告》项目2020年的研究成果,由综合报告和6个分报告组成。

本书从我国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储蓄率变化、全球“宽货币、低利率”现象、提升金融体系适应性、金融支持民企发展、房地产金融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等角度对“十四五”时期重大经济金融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本书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面临三大变化:一是人口红利和低劳动成本优势趋于消失,二是后发优势不再,三是相对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面对国内外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十四五”时期的中国经济必须深入挖掘和充分释放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是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技能人才占比,加快培育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体系;二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壮大国内消费市场;三是构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提升金融体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和协调性;五是推进房地产金融改革,促进房地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六是以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应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推动形成互利共赢局面;七是保持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主办的《径山报告》项目2020年的研究成果,由综合报告和6个分报告组成。写作成员主要包括:肖钢、蔡昉、都阳、陆磊、朱鸿鸣、刘晓春、梁红、王信等(按章节顺序)。参与写作的成员均以个人身份参与研究。

肖钢,CF40资深研究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司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副行长。2004年至2013年任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年至2016年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 

蔡昉,CF40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经济改革、收入分配等。

都阳,CF40特邀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副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担任《劳动经济研究》副主编。主要研究兴趣为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等。

陆磊,CF40成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曾任招商银行研究部高级研究员、总经理助理,广东金融学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金融稳定局局长等。研究领域包括货币经济学、转型金融学、资本流动和均衡汇率、金融监管理论等。

朱鸿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改革、经济增长战略,合著有《金融的谜题:德国金融体系比较研究》《持久战新论:新常态下的中国增长战略》。

刘晓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拥有30多年银行从业经验。曾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浙商银行副董事长、行长。

梁红,CF40成员、高瓴资本产业和创新研究院院长。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经济学家,高盛亚太经济研究业务部门执行董事、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及亚洲经济研究部联席主管,中金公司管委会成员、研究部负责人、首席经济学家等。

王信,CF40特邀成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局长、驻法兰克福代表处首席代表、总行研究局副局长、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金融学会秘书部主任,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政策研究处处长,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宏观司研究人员。


章节目录

序  言  / I

摘  要  / VII

01 充分发挥我国强大国内市场优势

我国强大国内市场优势的内涵  / 005

强大国内市场与对外开放  / 020

市场潜力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与挑战  / 02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034


02 中国储蓄率变化、决定因素及其影响研究

中国储蓄率的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 047

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影响  / 060

储蓄率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073

储蓄率与危机时期的政策反应  / 083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092


03 全球“宽货币、低利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全球“宽货币、低利率”是近 150 年来罕见的货币现象 / 100

我国“三元悖论”框架下的政策选择  / 119

新环境下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与转型  / 129

我国金融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 137

“宽货币、低利率”环境下的潜在金融风险  / 14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156


04 提升金融体系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适应性

金融适应性四要素  / 168

面向“十四五”时期的金融适应性  / 181

我国金融适应性存在的不足  / 187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202


05 建设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我国民营企业经营和融资现状  / 209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 233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255


06 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困境与破解

房地产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  / 285

构建多层次的市场化房地产金融体系  / 293

探索创新型的房地产公共金融体制  / 31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340


07 开放条件下防范金融风险的难点与对策

国内外新形势下金融稳定面临的挑战  / 351

开放条件下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和难点  / 37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393


参考文献  / 403

后记  / 417


走向“十四五”中国经济金融新格局是2021年由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径山报告》课题组。

得书感谢您对《走向“十四五”中国经济金融新格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金融学 电子书
全书共分为12章,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利率及计算、金融系统与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利率的决定、物价水平、货币政策、汇率的决定与汇率制度、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每章都有学习目的和要求,讲解时都适当加入“延伸阅读”“相关案例”“相关思考”“本章小结”“本章重要概念”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
金融科技概论 电子书
金融科技是指什么?金融科技都包括哪些具体技术?金融和科技具有什么样的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本书系统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金融领域所采用的互联网和IT技术,以及科技发展对金融业的重塑与影响,其中包括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互联网金融核心业务技术原理及平台架构设计、大数据和数据中心、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支付技术、电子商务技术、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技术、区块链技术等。作者结合当下各种实际应用案例编写本书,不
财政与金融 电子书
本书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需求编写,介绍财政与金融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关实务。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追求新颖,以二维码给出了更多网络资源链接,方便读者结合社会实际学习。本书共分十二章,包括财政导论、财政收入、税收、国债、财政支出、政府预算、金融导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供求、国际金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