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全书充满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带你回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现场。
内容简介
作者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说明了辛亥这一段历史中从当权的袁世凯、载沣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持各种政见的人物的活动脉络。
全书充满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现场感。内容并不是陈旧的史料铺陈,而是挖掘尚未被学界利用的新资料。作者采择众说而又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处处可见他犀利独到的观点。
作者简介
作者杨天石,江苏东台人,1936年2月15日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及《中国哲学》编委、《百年潮》杂志主编、《世纪》杂志顾问、《炎黄春秋》特约编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杨天石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尤长于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和蒋介石的研究。著有《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等二十余种。其中《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被全国31家媒体共同推选为2008年十大好书,并获香港书奖;《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获2014年《作家文摘及香港《亚洲周刊》“十大图书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再版序 辛亥之梦
序 辛亥革命的特点与领导力量
第一章 孙中山由体制内改革转向体制外革命
体制内改革的试探
“振兴中华”伟大口号的提出
对清廷的最初一击
伦敦被囚与《伦敦蒙难记》的写作
交结日本朝野
第二章 体制内改革
改良思潮的兴起
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与公车上书
各地维新活动
变法高潮与“百日维新”
围园除后密谋与维新变法的失败
第三章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合作与破裂
康有为力图以武力使光绪皇帝复位
梁启超的文化宣传活动及其思想新趋向
革命、改良两派的合作与破裂
唐才常与自立军起义
孙中山与惠州起义
第四章 清廷的新政和袁世凯集团的崛起
清廷推行新政
袁世凯集团的崛起
第五章 新型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国内革命团体的出现
新型知识阶层走上政治舞台
拒俄运动与革命宣传热
黄兴与湖南地区的华兴会
湖北地区的科学补习所与日知会
蔡元培与江浙地区的光复会
岳王会与其他革命小团体
第六章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与访问第二国际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民报》的出版与三民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革命报刊的继续发展
第七章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起义与暗杀活动
萍浏醴起义
同盟会的两广起义
光复会的浙皖起义
四川和东北的起义
广州新军起义与“三二九”起义
暗杀活动
第八章 同盟会的内部矛盾与中部总会的成立
同盟会内部矛盾的发生
社会主义讲习会的成立与无政府主义派别的出现
共进会
五省革命协会的筹创与光复会的重建
东京同盟会本部的再兴
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
第九章 立宪运动与清廷的集权
五大臣出洋与清廷预备立宪
立宪政团的组建
清廷的官制改革
宣统即位、载沣摄政与国会请愿运动的兴起
“皇族内阁”的建立
第十章 各类群众斗争的发展与保路、保界运动的发生
城乡人民自发斗争
抵制美货与收回利权运动
保路运动
保界拒约运动
第十一章 武昌起义,清朝覆灭
武昌起义
各省响应
南北议和
列强动态
民国建立
清帝退位
结语 帝制终结,专制难除
附录
辛亥革命与共和知识分子
孙中山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师其意不用其法
帝制的终结(新版)是2021年由博集天卷出版,作者杨天石。
得书感谢您对《帝制的终结(新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