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重视技术创新理论问题的研究,研究范围 包括技 术创新的模式、机制,国家创新体系、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 创新政策 等诸多方面。将创新理论引入体育研究领域,尤其是对竞技体育技术创新 的研究, 已经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视为保持竞技体育长盛不衰,可持续发展的根 本动力。 中国竞技体育承担着“为国争光”和发展体育产业的双重任务和目标 。竞技 体育技术创新及其运行机制的建立,对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竞争力,实现 可持续发 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竞技体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对振奋民族 精神、增 强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竞技运动水平 更加接 近,各国政府也更加重视。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取得了令 人瞩目的 成绩,跃居世界体育大国的行列,但与世界体育强国比较,还存在一定的 差距。因 此,必须深入研究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律,以技术创新作为应对挑战的基本 对策。 在我国竞技体育技术含量低、总体竞争能力不强时,技术创新尤其是 核心技术 创新成为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竞技体育技术创新,在运 动技术本 身的内容上包括:技术原理创新、技术结构创新、技术功能创新、技术方 法创新和 技术应用创新等几个主要方面。在指导思想上应贯彻“科教兴体”战略和 依靠、 面向、攀高峰的方针,紧密围绕奥运争光和体育市场发展的总目标,以改 革为动 力,以竞赛和市场为导向,以运动队为主体,与体育科研部门和体育院校 密切合 作,组织协调体育科技力量,优化配置体育科技资源,推进“队一学一研 ”的进 一步结合,立足于重点项目的技术创新体系、机制和能力的建设。 竞技体育技术创新总体上说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在竞赛和体育市场需 求的推动 下,将发明的新设想通过研究开发和试验,转化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技术 的过程。 认识竞技体育技术创新运行过程模型和特性,并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是 实现竞技 体育技术创新的基本途径。因此,应针对技术创新的特点,加强对技术创 新过程和 要素的管理,并且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根据自己的 发展目 标,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技术创新战略,其目 的是解决 竞技体育长远发展的问题。 竞技体育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来自运动队内外的多种动力 因素的作 用。竞技体育运动队是运动技术创新的主体,它对技术创新的热情、投入 和所付出 的努力决定竞技体育的技术创新能力。成功的技术创新实质上是技术管理 和管理制 度两方面创新的综合体现和必然结果。管理体制一直是影响竞技体育竞争 力不强、 技术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面对日趋激烈的竞技体育竞争也要求改革体育 管理体 制,提高管理水平是我们增强竞技体育技术创新能力的条件。在我国的竞 技体育运 动队,由于体制、规模、资源获取、政策支持和生存环境等问题,其技术 创新和跨 越的后天动力不足。因此,应建立恰当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速技术创 新步伐, 以提升竞争力。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面临的关键问题不是要不要进行技术的问题,而 是如何进 行持续技术创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正视不确定性现实:确立竞技体育 技术创新 基调;冲破传统束缚:构建技术创新型运动队;战略选择:超越现实,竞 争未来; 策略方法:突破难关,快速追赶;完善治理结构:促进技术创新管理体制 合理化等 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概括地说,本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体现在:我国竞技 体育担负着奥运争光和发展体育产业的两大目标任务,面对着运动竞赛和 发展体育市场两条战线的竞争,要实现社会和经济两种效益。因此,在构 建竞技体育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时,应从国际竞技体育发展格局和国内竞技 体育发展现实两方面出发,兼顾国家和创新主体两方面的利益,利用社会 和体育两方面的资源,改革政府宏观管理和竞技体育微观管理两种体制, 调动竞技体育管理者和教练员、运动员、科技人员两方面的积极性,构建 一个既能满足当前竞技体育目标任务需要又能竞争未来的持续技术创新运 行机制。
竞技体育技术创新管理是2009年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万来等著。
得书感谢您对《竞技体育技术创新管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