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批评:中国与世界

剑桥批评:中国与世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剑桥批评”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和学术现象,经历了兴衰曲折、传承裂变的发展历程,它在中国和世界的接受与讨论说明,剑桥文学研究与批评方法的兴起不仅仅是一种本土经验和学术关切。

内容简介

不同的文化使命和学科愿景决定了“剑桥批评”及其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价值内涵和发展轨迹,其在20世纪及当下的回声和影响值得探究,而对话中国、沟通世界正是当年瑞恰慈和燕卜荪的追求与梦想……

作者简介

编者曹莉,剑桥大学文学博士,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英语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preface 作为思想和文化桥梁的“剑桥批评”

中文卷 Papers in Chinese

“英国文学”在剑桥大学的兴起

参考文献

附录 《剑桥大学1917年英文三脚凳考试大纲》

重审与辩证

一、瑞恰慈论著在院校的流传与译介

二、燕京学子们对瑞恰慈诗学的理解和应用

三、其他院校和校外学者对瑞恰慈论著的热情反应

四、批评的批评:对瑞恰慈文学理论的不同意见

参考文献

“实用批评”的兴起:1930年代北平的学院文学批评

一、观念化的文学批评

二、学院背景下的“实用批评”

三、瑞恰慈批评理论的引进与接受

参考文献

瑞恰慈创立语义批评的学术史考察

一、瑞恰慈:语义批评的奠基人

二、学术重心的转向

三、时代风潮的影响

四、语义批评的价值

参考文献

瑞恰慈的社会文化批评

一、历史语境与发展历程

二、人口论与文化危机审视

三、文化诊断的特征与后续行动

参考文献

瑞恰慈与孟子

一、瑞恰慈与孟子

二、瑞恰慈与孟子的美学思想

三、《孟子论心》是怎样在北京写成的

四、《孟子论心》的历史意义

结 语

参考文献

瑞恰慈的跨文化异位认同研究

一、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异位认同

二、瑞恰慈同位中与中国的多重异位认同

三、瑞恰慈异位中与中国的多重异位认同

四、结 论

参考文献

意义的意义之意义

参考文献

含混是一种悖论

一、“含混”的含混

二、含混的类型

三、含混与不确定性

结 语

参考文献

燕卜荪与剑桥语义批评共同体

一、剑桥语义批评共同体兴起的背景

二、剑桥语义批评共同体的核心问题

三、燕卜荪与剑桥语义批评共同体的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中英文化的碰撞与协商

一、燕卜荪与文化问题

二、中国的炼狱

三、文化冲击

四、文明与文化

五、东方与西方

六、协商与调整

参考文献

南岳秋风佳胜处

一、中国每个地方都好

二、有些印象不是岁月和境遇所能抹掉的

三、燕卜荪诗歌里的中国经验

参考文献

弗·雷·利维斯与《伟大的传统》

参考文献

从“少数人”到“心智成熟的民众”

一、“少数人文化”再探

二、心智成熟的民众

三、构建“共同体”:“少数人”与“心智成熟的民众”的“共同追求”

结 语

参考文献

从“两种文化”到“文理渗透”

引 言

一、斯诺“两种文化”的提出与评论

二、利维斯的文化观

三、“两种文化”的渊源与争论

四、“文理渗透”之方向和路径

结 语

参考文献

利维斯在当下中国

一、悖论:利维斯在中国的接受

二、契合:利维斯主义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三、契机:熟悉的陌生人

参考文献

雷蒙德·威廉斯

参考文献

《乡村与城市》

结 论

参考文献

经典的回声

引 言

一、思想发凡:“文化与社会”的传统的要义

二、顺势影响:马丁·威纳的英国文化史

三、逆向刺激:佩里·安德森的历史解释

四、意外之得:“知识分子”的史前史

五、思想苛责:正统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思想亮点

结 语

参考文献

“新左派”文论一瞥

引 言

一、文化与社会

结 语

参考文献

批评的变轨

一、缘 说

二、“批评”的原则:阿诺德及其身后

三、剑桥文学批评:三大取向

四、余 论

参考文献

英文卷 Papers in English

“Crisis in English Studies”: Cambridge English and Its Renewal

I.

II.

III.

IV.

References

William Empson’s Polyhedric Sense and Restrained Emotion

References

Empson the Space Man: Literary Modernism Makes the Scalar Turn

References

William Empson’s Imaginative Engagement with China

References

William Empson’s Journey to Mount Nanyue and His Poem “Autumn on Nan-Yueh”

References

Leavis, the Body and the First World War

References

“The Essential Cambridge in Spite of Cambridge”: F. R. Leavis in the Antipodes

References

Why Leavis is a Greater Critic than Richards or Empson

References

Poetry, History and Myth: the Case of F. R. Leavis

References

Language, Poetry, Existence: Leavis and Heidegger

1. Life and Being

2. Sincerity and Authenticity

3. Nisus/Ahnung and Projection

References

F. R. Leavis and Cultural Studies:from Leavis to Hoggart, and to Williams

I. Leavisian Criticism

II. The Uses of Literacy under the Shadow of Cultural Pessimism

III. Williams’ Breakthrough: from “Common Culture” to “Structure of Feeling”

References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Raymond Williams versus Karl Marx

I. Introduction

II. The Essence of the Individual: Williams’s Social-being vs. Marx’s Species-being

Ⅲ. The Essence of the Society: Williams’s “Communication” vs. Marx’s “Productivity”

Ⅳ. Constructing an Ideal Society: Williams’s “Common Culture” vs. Marx’s “Communism”

V. Conclusion

References

作者简介 Contributors

剑桥批评:中国与世界是2022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曹莉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剑桥批评:中国与世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空间转向”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西方当代社会转型为背景,以“空间转向”为切入点,以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空间转向”中所呈现的新型批评形态——空间批评为核心研究对象,探讨“空间转向”与西方当代文学研究范式转型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入发掘西方当代社会转型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批判精神实现途径的变革,完成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学批评在西方现实语境中的价值的评判和缺陷的反思,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当代化提供借鉴意义
乔纳森.多利莫尔文化批评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谱系的角度,对英国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思想史家和社会学家乔纳森·多利莫尔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与分析。内容包括政治文化及代表人物、政治文化与时代语境、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批评等。
折叠世界 电子书
本书收录散文28篇,分三辑,第一辑收录8篇散文,主要讲述作者的人生经历,既有对生死大命题的终极追问,也有对内心深处个人生活的披露和反省;第二辑收录10篇散文,是作者教学工作中对种种教育问题的反思;第三辑收录10篇散文,是文化类大散文,既有国外电影随笔,也有读书类随笔。
柳永的情感世界与市民文学 电子书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柳永的市民文学观,通过柳永及其词诗文所表达的时代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进行较全面论述;下篇试图对柳永现存全部词诗文所表达出来的市民文学观,进行简要释义。
外面的世界 电子书
本书讲述了一位叫基安的残疾小朋友,如何战胜自己的自卑心理,勇敢地迈出家门的故事。故事用一系列动作与心理的细致描述,展示了他的心理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