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入门:识茶篇(修订本)

茶道入门:识茶篇(修订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茶叶的外形、茶青的成熟度、茶叶的汤色等各种细节分析解读各种茶之间的差异。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识茶的意义、识茶与品茗、影响“识茶”正确性的因素、识茶的途径、茶叶分类名称的形成、茶叶产品名称之由来等。

从茶树到茶叶到茶汤,也从茶汤反推到茶叶、茶树,有助于我们较为全面地认识和欣赏所有的茶。

即使不知道手中的是什么品种的茶,只是凭着眼前所看到的茶况,我们也能设法把茶汤泡到当时的“最好”,获得看茶泡茶的知识。

作者简介

作者蔡荣章,台北陆羽茶艺中心总经理(1980~2009),天仁茶艺文化基金会执行长(2004~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原漳州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教授(2007~2022)与茶文化研究所所长(2013~2022)。

著有《现代茶艺》《无我茶会180条》《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茶道入门:泡茶篇》《茶道入门:识茶篇》《现代茶道思想》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修订版序

自序

第一章 识茶的意义

一、识茶包含哪些内涵

二、识茶目的之一:制造好茶

三、识茶目的之二:增强品茗能力

四、识茶是“茶道”艺术性的核心

第二章 识茶与品茗

一、识茶与品茗的差异

二、从不同角度,翻来覆去地诠释一种茶

三、尊重茶的个性

第三章 影响“识茶”正确性的因素

一、茶汤的浓度

二、泡茶的用水

三、泡茶的水温

四、泡茶的方法

五、冲泡器的质地

六、识茶者的健康状况

七、识茶者的饮食习惯

八、识茶者的专业能力

九、识茶者的官能鉴定能力

十、识茶者判断事物的客观性

第四章 识茶的途径

一、属于茶叶风格的部分

二、属于茶叶质量的部分

第五章 茶叶分类名称的形成

一、因发酵程度之不同而分

二、因成茶色泽之不同而分

三、因市场需要而分

四、因采制季节之不同而分

五、因“制成品”之不同而分

六、因“成品茶”形态之不同而分

第六章 茶叶产品名称之由来

一、因产地而得名

二、因茶树品种而得名

三、因茶汤颜色而得名

四、因典故而得名

五、因成品茶外形而得名

六、因加工的方式而得名

第七章 大类别的认识与小类别的欣赏

一、大类别中的小类别

二、茶的不定性

三、茶叶欣赏的自由创作空间

第八章 茶“商品标示”的方式

一、“规格茶”的做法

二、“标示茶”的做法

跋:从写实到抽象的茶汤时代

茶道入门:识茶篇(修订本)是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蔡荣章。

得书感谢您对《茶道入门:识茶篇(修订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管理沟通——理念与技能(修订本) 电子书
本书分为理念、技能两个部分。理念部分内容包括:管理沟通概述、建设性沟通、沟通主体策略等。技能部分内容包括:倾听技能、口头表达技能、书面沟通技能等。
社交礼仪实训教程(修订本) 电子书
本书在结合作者多年来亲身指导学生素质实训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从实际训练的角度,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个人形象礼仪、交往礼仪、餐饮聚会礼仪、公共礼仪、职场礼仪、大学生校园礼仪、商务礼仪、仪典礼仪等社交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礼仪规范,做受人欢迎的人,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本书科学性、实用性兼备,可操作性强。不仅有相关理论知识,更增加了大量案例供教师及学生分析使用,设计了很多情
管理信息系统 (修订本) 电子书
本书在介绍管理信息系统有关的概念、结构、功能及管理信息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典型应用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结构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即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评价及系统开、发的管理,作为扩展内容,还介绍了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信息类专业和管理学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企事业单位管理干部及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等作为参考书。
茶马古道各民族商号及其互动关系 电子书
本书对近代以来活跃在藏区尤其是滇藏间各民族商号的生成兴起、主要人物的经历、经营路线、范围和特点以及兴衰变化,进行了较系统全面而生动的挖掘探索;在此基础上,对各民族商号之间形成的商业经济、手工艺及技术、人口及婚姻、习俗、宗教关系,以及情感、观念和意识认同等互动关系进行了难能可贵的铺陈梳理和分析研究,并对诸种互动关系的作用和机制乃至困境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大学英语(第3册)(第3版修订本)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两大部分,第1部分是全国网络教育统一考试大学英语(B),第2部分是承认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全书每部分包括考试简介与解题技巧、模拟试题及答案与解析3个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