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星物理

脉冲星物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脉冲星物理》系统阐述了脉冲星的基本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十六章。

在第一章概括性地介绍与脉冲星和中子星研究相关的历史和背景之后,本书依次介绍射电望远镜(第二章)、脉冲星探测技术(第三章)、脉冲到达时间特性(第四章)、单个脉冲的观测特征(第五、六章)平均脉冲的观测特性及唯象描述(第七章)、磁层中粒子的加速与辐射过程(第八、九章)等内容。

本书第十章讨论了脉冲星内部物质构成。它与脉冲星的辐射有关,并涉及强相互作用的低能行为。本书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内容包括毫秒脉冲星及其应用(第十一章)、射电脉冲双星和引力理论检验(第十二章)、恒星演化与X射线脉冲星(第十三、十四章)、星际介质探针(第十五章)等。最后,本书展望了脉冲星研究的未来(第十六章)。本书是天文和物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较全面地了解脉冲星物理的教材。

本书内容丰富并反映前沿热点,也适合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时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吴鑫基,1962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文专业毕业。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客座教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从事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的脉冲星物理和超新星遗迹的研究,曾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两次,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和北京天文学会“学术成就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二期)编委会

序言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中子星的预言、发现和证认

1.1 中子星的预言和寻找

1.2 行星际闪烁观测和脉冲星的发现

1.3 脉冲星被证认为中子星

1.4 超新星、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

1.5 脉冲星类天体概览

第二章 射电脉冲星的观测工具

2.1 射电脉冲星信息的特点和射电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2 射电望远镜的天线系统及性能参数

2.3 射电望远镜接收机

2.4 脉冲星观测常用的大型单天线射电望远镜简介

2.5 其他观测脉冲星的射电望远镜

第三章 脉冲星观测消色散技术和巡天方法

3.1 脉冲星的脉冲宽度和星际介质色散

3.2 消色散技术

3.3 脉冲星的搜寻

第四章 脉冲到达时间的观测和脉冲星的周期特性

4.1 脉冲到达时间的观测

4.2 脉冲到达时间观测资料的处理方法

4.3 磁偶极辐射模型和某些参数的确定

4.4 脉冲星周期的噪声

4.5 脉冲星周期跃变

第五章 单个脉冲、漂移子脉冲和巨脉冲

5.1 单个脉冲、子脉冲和微脉冲

5.2 漂移子脉冲

5.3 巨脉冲

第六章 零脉冲脉冲星、间歇脉冲星和自转射电暂现源

6.1 零脉冲

6.2 间歇脉冲星

6.3 新型天体:自转射电暂现源(RRAT)

第七章 平均脉冲、辐射区结构和极冠几何模型

7.1 脉冲星的辐射特性

7.2 脉冲星辐射区的结构和平均脉冲的成分分离

7.3 磁极冠几何模型及其参数的估计

第八章 磁层结构、粒子加速与辐射过程概述

8.1 观测对理论的限制

8.2 脉冲星静态磁层模型

8.3 几种可能的高能粒子加速过程

8.4 辐射过程概述

第九章 脉冲星辐射机制和模型

9.1 辐射机制和辐射模型概述

9.2 射电辐射机制

9.3 γ射线辐射机制

9.4 讨论

第十章 中子星与夸克星

10.1 历史评述

10.2 中子星的形成与热演化

10.3 中子星与夸克星模型

10.4 如何观测鉴别中子星和夸克星

第十一章 毫秒脉冲星及其应用

11.1 毫秒脉冲星的发现和基本特性

11.2 从X射线脉冲星得到的启示

11.3 球状星团中的毫秒脉冲星

11.4 毫秒脉冲星的应用

11.5 展望

第十二章 射电脉冲双星和广义相对论的验证

12.1 射电脉冲双星和轨道参数的确定

12.2 射电脉冲双中子星系统

12.3 其他射电脉冲星双星系统

12.4 射电脉冲双星的演化

第十三章 X射线双星

13.1 X射线双星概述

13.2 X射线脉冲星的主要观测特征及一些简单分析

13.3 X射线脉冲星的理论研究

13.4 讨论

第十四章 X射线脉冲单星

14.1 射电脉冲单星的X射线辐射

14.2 孤立X射线天体概述

14.3 反常X射线脉冲星和软γ射线重复暴

第十五章 脉冲星

15.1 星际介质

15.2 星际介质的色散、电子密度和脉冲星距离的确定

15.3 脉冲星的空间分布

15.4 脉冲星作为银河系星际磁场的探针

15.5 星际闪烁和散射

第十六章 脉冲星类天体研究进展与展望

16.1 脉冲星类天体新的观测表现

16.2 两倍太阳质量脉冲星的发现及其对物态的限制

16.3 展望

参考文献

脉冲星物理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鑫基。

得书感谢您对《脉冲星物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大学物理实验 电子书
本书分四章,包括: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及数据处理的知识简介,力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光学实验与近代物理实验。
近代物理实验(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包括分子与原子物理实验、X射线衍射实验、磁共振实验、微波实验、微弱信号测量技术实验、近代光学实验、超声成像实验、现代光谱实验、真空技术与镀膜实验、核磁共振实验和半导体实验,共24个实验。
在悖论中前行:物理学史话 电子书
作者尝试采用中国传统的章回体格式,讲述物理学历史上的重大进展。
大学物理学(上册)(微课版)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基础、相对论、振动与波和热学4部分;下册包括电磁学、波动光学和量子论3部分。本册为上册,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刚体力学基础、狭义相对论、机械振动、机械波、气体动理论基础、热力学基础等。本书选取经典知识体系,反映新科技发展方向,注重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保持难度适中。本书结构清晰、表述精练,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本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被录制
大学物理学(下册)(微课版)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力学基础和热学两大部分;下册包括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三大部分。本册为下册,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静电场、稳恒磁场、变化的电磁场、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新应用等。本书采用经典知识体系,反映新科技发展方向,注重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保持难度适中。本书结构清晰、表述精练,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本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被录制成微课视频进行讲解,方便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