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国内权威的环境流行病学专著。
内容简介
全书理论体系完整,内容全面,逻辑性强,从内部结构层次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绪论、基础理论、实践。
本书参考WHO同类专著,结合我国环境医学研究现况,在我们现有教材基础上,调整编写结构、内容去粗取精,尽可能地采用了国内外的最新数据和研究成果,反映了环境流行病学的前沿动向和研究方向。编写中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及理论向实践的过渡,根据环境流行病学研究难点问题,列举案例,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增加了可读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编写模式较新颖,增加了实际研究案例和相关的环境及环境卫生标准及研究成果,便于读者查阅,这是其他相关书籍所不具有的。
作者简介
编者周宜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主委,湖北省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副主席,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4、5、6届学科评审组成员、召集人 ,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环境流行病学概述
第三节 环境流行病学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分布论的运用
第二节 群体观念
第三节 群体效应测量指标
第四节 效应指标的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暴露评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暴露途径
第三节 暴露测量
第四节 暴露模型
第五节 暴露评估的设计和实施
第六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健康效应评估
第一节 健康效应评估的概念
第二节 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
第三节 健康效应评估
第四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环境污染健康损害因果关系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环境污染健康损害因果关系
第三节 因果关系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 因果关系评价依据
第五节 几种因果关系评价的基本程序
第六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 环境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
第一节 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特点和任务
第二节 环境流行病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学问题
第四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环境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分析与表达
第一节 数据处理的一般原则与基本内容
第二节 统计分析方法选择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环境流行病学常用调查方法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四节 环境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分析结果的表达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环境流行病学中数据管理、分析软件
第一节 EpiData软件简介
第二节 操作说明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 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 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第二节 人群健康风险评估在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章 环境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节 环境健康监测和暴露监测
第二节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调查程序
第三节 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聚集性
第四节 局部(地区)污染健康影响的调查
第五节 在政策和管理中的作用
第六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环境镉污染及健康效应
第一节 镉的生物学效应
第二节 镉的环境暴露
第三节 镉的健康效应
第四节 镉污染健康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环境汞污染及健康效应
第一节 环境中的汞
第二节 汞的环境暴露
第三节 汞的健康效应
第四节 水俣病——慢性甲基汞中毒
第五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环境铅污染及健康效应
第一节 铅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节 铅的环境暴露
第三节 铅的健康效应
第四节 铅污染健康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环境铬污染及健康效应
第一节 铬的性质
第二节 铬的环境暴露
第三节 铬的健康效应
第四节 铬污染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第五节 铬污染防治措施
第六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环境砷污染及健康效应
第一节 砷的毒性
第二节 砷的环境暴露
第三节 砷的健康效应
第四节 砷的致癌性
第五节 砷污染危害的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第六节 砷污染防治措施
第七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环境氟污染及健康效应
第一节 氟的环境暴露
第二节 氟的健康效应
第三节 地方性氟中毒
第四节 氟污染危害的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第五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环境农药污染及健康效应
第一节 农药种类
第二节 农药的毒性
第三节 农药的环境暴露
第四节 农药的健康效应
第五节 农药的致畸、致突变效应
第六节 农药污染危害的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第七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主要有机污染物及健康效应
第一节 环境主要有机污染物种类
第二节 主要有机污染物的毒理学性质
第三节 有机污染物的环境暴露
第四节 有机污染物的健康效应
第五节 有机污染物的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第六节 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放射性污染及健康效应
第一节 电离辐射剂量和常用剂量单位
第二节 天然本底照射
第三节 人工放射性污染源
第四节 电离辐射健康效应
第五节 放射性卫生标准
第六节 放射性防护原则
第七节 核与放射性事故现场救援技术方案
第八节 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电磁辐射污染与健康效应
第一节 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第三节 电磁辐射健康效应
第四节 电磁辐射污染生态系统事例
第五节 家用电器电磁辐射危害和防护
第六节 电磁辐射源污染环境流行病学调查
第七节 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大气环境污染及健康效应
第一节 大气的物理状态与化学组成
第二节 大气污染来源
第三节 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第四节 室内空气污染
第五节 大气污染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
第六节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七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水环境污染及健康效应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中的水
第二节 水体污染
第三节 水污染与健康
第四节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
第五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十三章 土壤污染及健康效应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第二节 土壤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第三节 土壤污染
第四节 土壤环境污染及健康效应
第五节 土壤污染环境流行病学调查与评价
第六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十四章 环境与致癌
第一节 环境致癌作用
第二节 癌症流行病学研究
第三节 癌症的预防
第四节 研究案例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某些非致癌污染物的参考剂量[RfD,mg/(kg·d)](美国)
附录2 BMDS软件及其应用实例
附录3 某些化学致癌物的致癌强度系数(美国)
附录4 相关标准及文件清单
附录5 美国65类有毒污染物名单(包括化合物及化合物类)
附录6 欧洲共同体公布的有机污染物“黑名单”
附录7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
附录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种类
附录9 卫生部推荐的生物材料检验方法
附录10 人体生物材料中常见元素正常参考值
英中文术语对照表
环境流行病学基础与实践是201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周宜开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环境流行病学基础与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