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带你深入探究清末民初小说“艺术”身份的确立和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从晚清小说的著录形态、修辞角度、王国维的小说美学、黄人及周氏兄弟等的小说观等角度,揭示清末民初小说“艺术”身份的确立和发展。试图在晚清社会历史的复杂语境中,在小说艺术论与泰西、东瀛小说理论经验的交互中,在与小说美学观与主流的政治功用思潮的相互参照中,探讨小说艺术观的产生和确认过程。本书从艺术角度探讨清末民初小说,论述视角比较新颖,多有创见。本书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
作者简介
作者王增宝,吉林松原人。一九八〇年生,二〇〇七年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二〇一一年于清华大学中文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和晚清小说,发表学术论文若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文昌论丛”序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小说为什么要有“艺术”价值?
第二节 作为理论预设的小说“艺术”观
第三节 方法:晚清政治文化语境中的“美学”
第二章 小说界革命:“公性情”基础上的“新政治”
第一节 从“道”到“公性情”:晚清小说观理念基础的变化
第二节 小说功能的重新定位:“以小说立国”
第三节 另一种小说功用观:“坚人自信力”与审美共通感
第三章 图书分类法变迁与小说“艺术”观的孕育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与“小说”结构性位置的变迁
第二节 传统目录学中的“小说”:从四部到七科
第三节 近代图书馆学与《四库》藩篱的冲决
第四章 小说“艺术”与现代中国审美领域的发生
第一节 艺术性/政治性二元思维的历史建构
第二节 小说“艺术”观的美学语境——中国现代审美领域的发生
第三节 现代审美领域中的“小说”——以王国维为例
第五章 反思新小说:“以美为归”
第一节 黄人与徐念慈的美学观念
第二节 “心声”——《新生》时期周氏兄弟的小说观
第三节 管达如和成之:小说作为“近世文学”
第六章 小说与“修辞之公例”
第一节 “议论”与小说的“无我”
第二节 细节与“内面”的意义
第三节 结构:“神龙掉尾”还是“连篇话柄”?
第七章 尾声
第一节 “新文学”对“新小说”的偏见
第二节 小说“艺术”观:从晚清到“五四”
第三节 小说“艺术”观的传承与“现代性”视野
参考文献
后记
清末民初小说“艺术”身份的确认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增宝。
得书感谢您对《清末民初小说“艺术”身份的确认》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