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

清末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分析清末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五四文学革命在清末的萌芽和演进过程。

内容简介

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是清末以来数十年时间中,社会环境和文学自身不断发展演化的结果。清末以来的白话报刊,是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变革的最直接因素之一。清末白话报刊驱动与孕育了五四文学革命。但清末的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前后演进关系,而是在曲折发展中的螺旋上升。

清末的白话报刊,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先驱。本书选择以白话报人与作家、读者、语言与文体、文学格局、主题等几个问题为支撑,以具体的问题和文本分析为抓手,去分析清末的白话报与文学革命及其新文学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张向东,笔名黄亮,1969年出生于甘肃通渭。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人选,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近年来主要从事于清末民初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和现代西部文学研究。

出版专著《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编著《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虫》。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二十一世纪》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八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质疑叙史正典,丰富历史细节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和趋势

三 研究意义和价值

四 研究范围、主要观点和内容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白话报刊与新文学读者和作家的产生

一 白话报刊的发展过程、风行状况和读者

二 白话报刊培养的新文学作家

第三章 清末的白话报人和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关联

一 白话报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二 新文学阵营与林纾的论战

三 文学场中的“权位”之争与白话文学“正宗”地位的确立

四 白话报人的年纪、籍贯(地域)和趣味

五 清末白话文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区别

第四章 清末白话报刊与语言变革

一 “语言意识”的觉醒

二 白话报刊的语言变革理论与实践

第五章 白话报刊与文体解放

一 “报章”对文体的影响

二 白话报刊与新文学的文体

第六章 白话报刊与现代文学格局的形成

一 新兴媒体与文学的结合和文学格局的新变

二 白话报刊中的各类文学状况

第七章 风俗改良和“国民性”批判

一 风俗改良

二 梁启超等的国民性改造思想

三 国民“病”的隐喻

四 国民性批判和改造

五 清末的国民性批判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八章 从“头”到“脚”的革命

一 “剪辫”与革命思潮的勃兴

二 “放足”与婚俗观念的变革

结语

一 清末的白话报人在五四时期的分化与重组

二 白话报孕育了“新文学”的雏形

三 文学革命对清末白话文的继承与超越

参考文献

清末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是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张向东。

得书感谢您对《清末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食物与心脏 电子书
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讲述食物在日本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
大道与优游 电子书
《大道与优游》从悟道的角度演绎了庄子三十三篇著作。
演讲与口才 电子书
本书从口才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人的事业成败入手,以适应21世纪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为前提,对演讲与口才的概念、作用及技巧进行详细阐述。全书共七章:第一章口才概述、第二章演讲口才、第三章社交口才、第四章论辩口才、第五章职场口才、第六章谈判口才、第七章推销口才。每章包含案例分析及实训模块,将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力求让读者领会口语表达的魅力,掌握演讲的技巧,勇敢地面对各种口语表达的场合。本
学与思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学习与实践成果的结集。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对新时代强军兴军思想的学习体会,对部队文化建设的探索,对提高个人素质的思考,以及在部队采访调研过程中的感悟;二是电影、电视剧、纪录片评论,以军事题材为主,兼顾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影视作品;三是书评,从主题表达、叙事逻辑、人物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四是戏剧初探;五是创作的小说与反映当代艺术家生存现状的纪录片《八重塔》的脚本。
写作与沟通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培养学生写和说的能力,将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和基本的礼仪常识融会贯通,实现能力培养和品德修养教育并举,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职场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想法,从而实现有效沟通。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写作,下编为沟通。上编包括应用写作概述、公务文书写作、职场文书写作和事务文书写作,下编包括沟通概述、沟通的语言类型、沟通的常用技巧和职场沟通。本书突出实用性,突破传统的写作文种归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