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

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讨论了“音乐表演诠释的历史和美学成因”“音乐表演的诠释对象是什么”等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音乐表演中“诠释”概念的历史考察以及诠释“对象”的话语分析,在从“音乐表演诠释对象的复合性”到“音乐表演对象的复合性诠释”的逐步论证中,提出以下基本结论:音乐表演的“诠释”概念是西方1800年之后音乐作品观念成形之后的产物,音乐表演诠释的对象类型分别为“表层符号性对象”和“深层意味性对象”。

作者简介

作者刘洪,现任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迄今正式发表著译逾70万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音乐表演诠释的多重世界

一、把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造的核心议题

二、引入和吸收20世纪哲学、文艺理论以及音乐表演实践的新观念,并以此作为音乐表演理论指导和前沿介绍的文论

三、音乐表演原则与演奏技法

四、中国传统美学概念的重新阐释和发挥

五、音乐表演心理学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研究

第一章 历史成因:当“演奏”成为“诠释”

第一节 对西方“演奏”历史脉络的考察

第二节 西方近代音乐表演诠释概念的产生

第三节 关于“表演”概念内涵的说明

第二章 话语分析:音乐表演诠释对象的复合性

第一节 音乐表演诠释对象的一般话语分析

第二节 音乐表演诠释对象的特殊话语分析

第三节 音乐表演诠释对象的复合性

第三章 音乐表演诠释的表层符号性对象

第一节 记谱符号

第二节 形式、体裁与作品风格

第三节 音乐音响结构控制

第四节 技巧表达

第四章 音乐表演诠释的深层意味性对象

第一节 创作“立意”

第二节 主体的深度批评

第三节 诠释理念

第五章 音乐表演诠释对象的内部特性与关联

第一节 “相对景深”:前景与后景的构成关系

第二节 “诠释循环”: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条件关系

第三节 “异性共生”:规范性与非规范性的生存关系

第六章 “复合性诠释”之学理依据

第一节 “结构史方法”的启示——复合性诠释的可能性及其基本形态

第二节 “两种意义的区别”——复合性诠释的解释学渊源

第三节 “内部理解和外部理解”——复合性诠释与分析学派的视野

第七章 “复合性诠释”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个案对象简介

第二节 个案分析:马克斯·罗斯塔尔对贝多芬《第九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诠释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是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洪。

得书感谢您对《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用Cubase轻松制作你的短视频音乐 电子书
本书共分14章,按照旅行、摄影、自拍、美食、穿搭、情感、节日、宠物、户外、跳舞、好物分享、兴趣爱好、生活碎片与城市生活这14个不同的短视频分类标签进行讲解。
长江流域的音乐舞蹈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长江流域的音乐舞蹈的有关知识。内容包括:净土天音——长江上游的音乐;览古聆风——长江中游的音乐;纳川汇流——长江下游的音乐;雪域率舞——长江流域源头的舞蹈等。
小小表演家:少儿小提琴节日曲谱精选 电子书
本书是为少儿小提琴初学者量身定制的曲谱集,书中的曲目既适合初学者演奏,又可以作为各个节日的表演曲目进行演奏。这样不仅丰富了少儿初学者的演奏体验,还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本书共收录了55首改编曲目,这些曲目按照春节、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划分,曲目类型涉及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动画音乐、轻音乐等,并在每一首曲目后增加了演奏小贴士,有助于少儿初学者练习。每一首改编曲目的呈现,从甄选曲目、指法安排到
全球音乐产业发展研究 电子书
本书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全球音乐产业发展的概况。
音乐会见——聆听古典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苏州,法兰克福,马勒》《马勒三人行》《我心底的马勒》《地面瓦格纳》《怀念肖邦》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