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学(第2版)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学(第2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充分反映当代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进展,一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的权威性著作。

内容简介

第二版在保持第一版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充实和更新了如下内容:

1)调整章节:如近年肺间质性疾病是关注的热点,有很多的研究进展,拟明确列为一章;又如人类基因研究有着突飞猛进的进展,拟单列一章进行介绍;

2)增加新的病种:如近几年的呼吸道传染病SARS、新型甲流及手足口病的肺部表现等;

3)对原有疾病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调整,如儿童哮喘新指南的介绍,儿童哮喘新药物的应用等。

4)对新的诊疗技术进行介绍:如双源CT、MRI、基因诊断技术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第2版序

第1版序

第2版前言

第一章 小儿呼吸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第一节 胎内及出生后呼吸系统的发育

一、呼吸系统发生的始基

二、喉的发生

三、气管、支气管及肺的发生

第二节 气管、支气管及肺的生理功能

一、呼吸功能

二、防御功能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学和组织学

第一节 喉的解剖学与喉黏膜的组织结构

一、喉的解剖学

二、喉黏膜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气管与主支气管

一、气管与主支气管的解剖学

二、气管与支气管的组织结构

三、喉、气管及支气管黏膜呼吸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

第三节 肺

一、肺的解剖学

二、肺的组织结构

第四节 胸廓与胸膜

一、胸廓

二、胸膜

第五节 呼吸肌

一、膈肌

二、肋间外肌

三、腹肌

四、肋间内肌

五、斜角肌

六、胸锁乳突肌

七、胸横肌

八、肋下肌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症候学

第一节 咳嗽

一、机制

二、分类

三、病因

四、临床表现

五、伴随症状

六、诊断

第二节 咳痰

一、病因与机制

二、临床表现

第三节 咯血

一、病因

二、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伴随症状

第四节 喘鸣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第五节 发绀

一、机制与分类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第六节 呼吸困难

一、病因

二、机制与临床表现

三、诊断

第七节 呼吸暂停

一、机制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学

第一节 血气分析

一、氧分压

二、二氧化碳分压

三、酸碱值

第二节 微生物学检查

一、标本收集

二、检查内容

第三节 生化和免疫学检查

一、胸腔积液检查

二、呼吸道病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

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诊断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

二、其他方法的DNA扩增

三、RNA扩增

四、基因芯片

参考文献

第五节 基因学进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一、分子遗传学原理

二、疾病易感基因定位的策略和方法

三、支气管哮喘易感基因的研究

四、其他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小儿呼吸系统影像学

第一节 胸部X线片

一、投照技术

二、阅片分析方法及胸片正常表现

三、基本病变表现

第二节 胸部CT

一、扫描技术

二、阅片方法及正常表现

三、基本病变表现

第三节 胸部MRI

一、扫描技术

二、阅片方法及成像特点

三、MRI表现

第四节 呼吸系统核医学检查

一、原理和方法

二、肺显像技术

三、肺显像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五节 胸部超声检查

一、超声检查时的操作方法

二、超声探查时的仪器条件

三、正常胸壁、胸膜腔、肺及纵隔的超声表现

四、小儿肺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五、小儿胸膜腔疾病的超声诊断

六、小儿纵隔肿块的超声诊断

七、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超声诊断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儿童肺功能检查

第一节 肺功能试验

一、常用呼吸参数和定义

二、常用的肺功能检查方法

三、异常肺功能表现

四、肺功能检查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

一、检测原理

二、检测方法

三、影响因素

四、正常值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小儿呼吸系统内镜和活检技术

第一节 儿童支气管镜术

一、支气管镜的分类与选择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三、检查方法

四、支气管镜术的应用

五、并发症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儿童肺组织活检术

一、小儿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术

二、胸腔镜下儿童肺组织活检术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技术

第一节 物理疗法

一、概述

二、小儿机体的生理特点与理疗的关系

三、儿科理疗的注意事项

四、高频电疗法

五、紫外线疗法

六、物理治疗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第二节 支气管体位引流

第三节 雾化吸入治疗

第四节 气管插管术

一、气管插管的指征

二、气管插管操作法

第五节 气管切开术

一、局部解剖

二、适应证

三、手术前准备

四、手术后处理

五、拔管

第六节 胸腔穿刺和引流术

一、胸腔穿刺

二、胸腔引流

参考文献

第七节 抗菌药物治疗

一、抗菌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

二、儿童患者的特殊性

三、特定类别抗菌药物在儿童患者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上呼吸道疾病

第一节 鼻腔及鼻窦感染性疾病

一、感染性鼻炎

二、儿童鼻窦炎

第二节 腺样体疾病

一、急性腺样体炎

二、腺样体肥大

第三节 扁桃体炎

一、急性扁桃体炎

二、慢性扁桃体炎

第四节 咽部脓肿

一、扁桃体周围脓肿

二、咽后脓肿

第五节 喉部急性炎症性疾病

一、小儿急性喉炎

二、小儿急气管炎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气管和支气管疾病

第一节 支气管炎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并发症与预后

五、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毛细支气管炎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

三、病理与病理生理

四、临床表现

五、病程与预后

六、实验室检查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八、治疗

九、预防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病理改变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六、治疗与预后

参考文献

第四节 弥漫性肺泡出血症

一、病因与分类

二、临床表现与体征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

五、治疗

六、预后

参考文献

第五节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三、病理

四、临床表现

五、辅助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预后

参考文献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症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病理与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并发症

五、辅助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预防

参考文献

第七节 气道异物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预后与并发症

五、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六、诊断

七、鉴别诊断

八、治疗

九、预防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肺部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病毒性肺部感染

一、病原学

二、实验室检查

三、防治原则与措施

四、病毒性肺部感染的预防

五、常见的病毒感染性肺炎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支原体肺炎

一、病因

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

四、病理改变

五、临床表现

六、影像学检查

七、实验室诊断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九、治疗

十、预后

十一、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十二、预防

参考文献

第三节 细菌性肺部感染

一、总论

二、链球菌肺炎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四、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

五、肺脓肿

参考文献

第四节 真菌性肺部感染

一、肺念珠菌病

二、肺隐球菌病

三、肺曲霉病

四、肺接合菌病

五、其他少见的肺部真菌感染

六、呼吸道真菌病的防治

参考文献

第五节 小儿肺结核病

一、总论

二、原发性肺结核

三、支气管结核

四、干酪性肺炎

五、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六、先天性结核病

七、非典型分枝杆菌肺部感染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小儿胸部肿瘤

第一节 原发性肺部肿瘤

一、支气管腺瘤

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三、其他肿瘤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纵隔肿瘤和囊肿

一、总论

二、常见的纵隔肿瘤和囊肿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原发性心脏肿瘤和心包肿瘤

一、心脏肿瘤

二、心包肿瘤

参考文献

第四节 原发性胸壁肿瘤

一、胸壁骨肿瘤

二、胸壁软组织肿瘤

三、原发性胸壁肿瘤的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五节 原发性膈肌肿瘤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四、诊断

五、治疗

参考文献

第六节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一、病因

二、病理组织学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

五、诊断标准

六、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预后

参考文献

第七节 儿童白血病的肺部浸润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病理变化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五、诊断

六、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预后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肺通气异常

第一节 肺气肿

一、病理分型

二、病因

三、肺功能改变

四、临床表现

五、影像学检查

六、并发症

七、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肺大疱

一、病因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影像学表现

五、鉴别诊断

六、治疗

参考文献

第三节 ɑ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四、X线检查

五、鉴别诊断

六、治疗

参考文献

第四节 肺不张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X线检查

五、并发症

六、病程演进与预后

七、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五节 肺中叶综合征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诊断思路

六、治疗

参考文献

第六节 小儿单侧肺异常透亮综合征

一、病因

二、病理与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诊断思路

六、治疗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小儿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

第一节 总论

一、发病机制

二、诊断

三、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变应性鼻炎

一、流行病学

二、分类和分度

三、病因

四、临床表现

五、辅助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治疗

参考文献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一、流行病学

二、致病因素

三、发病机制

四、病理变化

五、临床表现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实验室检查

八、分期与分级

九、治疗

十、哮喘的防治教育和管理

参考文献

第四节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一、病因

二、流行病学

三、病理

四、发病机制

五、临床表现

六、辅助检查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八、治疗

第五节 吕弗勒综合征

一、分类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病理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六、治疗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肺循环病变

一、单纯肺循环先天性疾病

二、体肺循环异常交通

第一节 肺动脉狭窄

一、肺动脉瓣狭窄

二、肺动脉瓣下狭窄

三、肺动脉瓣上狭窄

第二节 单侧肺动脉缺如

一、病理与病理生理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治疗

第三节 迷走左肺动脉

一、病理与病理生理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治疗

第四节 肺静脉异位引流

一、病理与病理生理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五节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

一、病因

二、病理与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辅助检查

五、诊断

六、治疗

七、预后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纵隔疾病

第一节 纵隔压迫综合征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

五、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胸腺肿大

一、胸腺肥大

二、胸腺肿瘤

三、胸腺炎

参考文献

第三节 纵隔淋巴结肿大

一、纵隔淋巴结炎

二、纵隔淋巴结结核

三、良性巨淋巴结增生症

四、白血病

五、恶性淋巴瘤

六、结节病

参考文献

第四节 纵隔炎

一、急性纵隔炎

二、慢性纵隔炎

参考文献

第五节 纵隔气肿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影像学检查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六、治疗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胸膜疾病

第一节 胸腔积液

一、分类与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第二节 化脓性胸膜炎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治疗

第三节 新生儿乳糜胸

一、病因与分类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第四节 气胸

一、分类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小儿呼吸系统畸形与免疫缺陷

第一节 呼吸系统畸形

一、鼻后孔闭锁

二、腭裂及舌下降综合征

三、先天性喉软骨软化

四、喉裂

五、喉蹼

六、声带麻痹

七、先天性声门下狭窄

八、声门下血管瘤

九、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

十、气管支气管发育不全

十一、先天性气管狭窄

十二、完全性气管环畸形

十三、气管憩室

十四、气管性支气管

十五、支气管桥

十六、气管、支气管巨大症

十七、气管、支气管软化症

十八、先天性支气管闭锁

十九、骨质沉着性气管病

二十、先天性支气管胆道瘘

二十一、支气管肺前肠畸形

二十二、支气管源囊肿

二十三、先天性肺囊肿

二十四、肺隔离症

二十五、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

二十六、肺淋巴管扩张症

二十七、先天性肺发育异常

二十八、先天性肺叶气肿

二十九、单侧透明肺

三十、马蹄肺

三十一、奇静脉叶

三十二、纤毛运动障碍综合征

三十三、先天性膈疝与膈膨升

三十四、乳糜胸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小儿免疫缺陷病

一、普通变异性免疫缺陷症

二、选择性IgA缺乏症

三、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四、慢性肉芽肿病

五、高IgE综合征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急性呼吸衰竭

一、病因与分类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

五、诊断

六、治疗

七、并发症处理与临床转归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病因与危险因素

二、病理生理

三、实验室检查

四、临床特征与诊断

五、治疗

六、预后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小儿呼吸复苏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监护

一、呼吸复苏

二、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监护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小儿肺寄生虫病

第一节 肺吸虫病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病程演进与预后

五、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预防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肺棘球蚴病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病程演进与预后

五、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预防

参考文献

第三节 肺和胸膜阿米巴病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病程演进与预后

五、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治疗

参考文献

第四节 肺血吸虫病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病程演进与预后

五、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预防

参考文献

第五节 肺孢子虫肺炎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并发症与预后

五、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七、治疗

八、预防

参考文献

第六节 其他少见肺寄生虫病

一、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二、兽比翼线虫

参考文献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学(第2版)是201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鲍一笑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学(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