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草药大全

图解中草药大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作为家庭藏书,供中医药学专业人士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阅读。

400个品种,包括药材、植物清晰大图,文字内容全面实用,包括别名、采集、植物识别、中药识别、选购贮藏、现代研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药禁忌、饮食禁忌、验方、药茶、药酒、药膳等内容。便于查阅检索,包括中药拼音检索、主治病症、验方、药茶、药酒、药膳检索等。

内容简介

本书参照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及《中药学》教材收录的品种,筛选分布广、容易获得、疗效确切的400多种中药,按照中药主要功效分类。每一品种以别名、来源、采集加工、植物识别、中药识别、选购贮藏、现代研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用药禁忌、饮食禁忌、验方、药茶、药酒、药膳的顺序阐述。配有药材、植物彩图。并附有药名索引、病症索引、验方索引及药茶、药酒、药膳索引等,便于读者查阅。该书内容全面、系统、实用,图文结合,便于查阅。本书适合作为家庭藏书,供中医药学专业人士及中医药爱好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岳桂华,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现任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药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主编《本草纲目彩色图鉴》、《袖珍中草药彩色图谱》等图书。

章节目录

第一章 中药基本知识

一、中药采收 001

二、中药炮制 001

三、煎药法 003

四、服药法 004

五、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004

六、配伍禁忌 005

第二章 补虚药

一、补气药 006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006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007

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008

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009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010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011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012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013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14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015

刺五加(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016

绞股蓝(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化浊降脂) 017

沙棘(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 018

红景天(益气活血,通脉平喘) 019

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疮) 019

二、补阳药 020

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020

冬虫夏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021

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022

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023

仙茅(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 024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025

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026

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027

锁阳(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028

补骨脂(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外用消风祛斑) 029

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 030

菟丝子(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 031

沙苑子(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032

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 033

胡芦巴(温肾助阳,祛寒止痛) 034

韭菜子(温补肝肾,壮阳固精) 035

阳起石(温肾壮阳) 036

紫石英(温肾暖宫,镇心安神,温肺平喘) 036

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 037

海马(温肾壮阳,散结消肿) 037

三、补血药 038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038

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039

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040

何首乌(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 041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042

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043

四、补阴药 044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044

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 045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046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047

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048

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049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050

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051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052

桑椹(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053

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054

女贞子(滋补肝肾,明目乌发) 055

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056

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 057

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 057

楮实子(补肾清肝,明目,利尿) 058

第三章 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059

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059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060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061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062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 063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064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065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066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067

细辛(祛风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068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069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 070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071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072

胡荽(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072

柽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073

二、发散风热药 074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074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075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 076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076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077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078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079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080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081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082

第四章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083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083

南寒水石(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083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084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085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086

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087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088

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089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090

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091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092

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093

青葙子(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094

二、清热燥湿药 095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095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096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097

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098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099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100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101

图解中草药大全是2016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图解中草药大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图解水针疗法 电子书
水针疗法源远流长,历经数百年各医家的传承和不断的临床实践与总结,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一种疗法。该疗法是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根据穴位和药物的特性将有关中西医液体药物通过注射置于穴位局部的位浅层、或深层,将传统的经络、穴位与药物结合在一起,既发挥了经络穴位的联系、调节等作用,又发挥了药物的药理效应,使其相得益彰,从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调和气血,舒经活络,补虚扶正,祛邪外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水针疗法
实用胃癌手术图解 电子书
胃癌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疾病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医疗技术水平差异较大,不同的单位之间手术范围和方法有较大差异,往往以根治为目的,以姑息切除而结束。外科技术原因也往往归咎于肿瘤因素,有悖根治手术的初衷。尽管患者的情况不同,外科医生技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需要一本胃癌手术操作的专著,提供成熟的手术经验和技巧,供临床外科医生参考。本书以胃癌外科医生、胃肠外科医生、肿瘤外科医生、普通外科医生、硕士和
图解尿道成形术 电子书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具体病例为导向,全面的介绍了尿道成形术的过程步骤以及术后护理。
图解舌诊断病3 电子书
看舌象能看出身体什么问题?妇科疾病在舌上有什么表现?瘦舌、胖舌、红舌、青舌、紫舌与什么类型的妇科疾病相联系?本书教您从舌读懂妇科病,从舌看月经病、从舌看带下病、从舌看妊娠病、从舌看产后病及从舌看妇科杂病。通过舌诊可判定女性气血盛衰、脏腑证候和功能强弱,以及治疗前后的用药效果。中医妇科在历史长河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调经、助孕和安胎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本书给出具体治疗指导和补养方法,既有经
扁鹊心书白话图解 电子书
《扁鹊心书》包括上、中、下3卷及神方1卷,由南宋绍兴年间开州巡检窦材集录。书中以《内经》为医学准绳,强调保扶阳气,力戒寒凉,首重灼艾,次重饵药,其次重附子。曾言:“阴气未消终是死,阳精若在必长生”。是探讨温补、艾灸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本书原文与白话解对照,并配有注释,对原文中生僻难解的字进行了注释,并配有形象直观的图片,方便中医爱好者阅读、学习。本产品为虚拟内容服务,一经购买成功,概不退款,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