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吸收了当代西方财政理论的新成果,系统地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本书自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并于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是财政学领域中不可多得的一本优秀教材。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市场失灵出发阐释了公共部门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讨论公共支出,该部分概览了公共品的一般理论,剖析了公共品的公共提供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公共支出的增长、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和效果评估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讨论公共收入,主要阐述了税收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本原理。该部分首先讨论了税收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税收;其次,依次考察了税收归宿、税收激励效应和逃避税收等现象;最后,概览了公共收入的结构、规模与制度选择问题。
作者简介
刘宇飞,男,1964年生于北京,1983年起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先后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年初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主讲西方财政学和货币银行学等课程。除本书外,还著有《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等书,另有译著《信用风险度量》(原著[美]桑德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等出版。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公共部门的必要性
第一章 竞争市场的效率
第一节 早期的认识
第二节 帕累托效率
一、概念
二、生产中的高效率
三、生产高效率下的消费的高效率
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
一、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原理
二、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
三、小结
第二章 市场失灵
第一节 早期的怀疑
第二节 外部效应与公共品
一、外部效应
二、公共品
第三节 信息不对称
第四节 垄断
第五节 收入分配不公平与有益品
一、分配不公平
二、有益品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公共经济目标
第一节 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应该并重
一、补偿原则论与公共经济目标
二、社会福利函数论与公共经济目标
第二节 公平目标的进一步解释
一、过程标准
二、结果标准
第三节 效率目标的进一步解释
一、次优理论
二、第三优理论
第四节 公平目标与效率目标的冲突与协调
一、冲突
二、协调
第四章 公共经济职能与政策工具
第一节 配置职能
一、矫正市场的不完善
二、矫正竞争的不完善
第二节 分配职能
一、政策工具
二、政策限度
第二部分 公共支出分析
第三部分 公共收入分析
参考文献
当代西方财政学(第2版)是200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宇飞。
得书感谢您对《当代西方财政学(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