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土壤——理念·文化·梦想

寂静的土壤——理念·文化·梦想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被我们踩在脚下并不起眼的薄薄一层土壤,与人类的关系极大。土壤是人类的“摇篮”,是农业之本,也是粮食安全、水安全和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安全的基础。

  《寂静的土壤》一书的作者长期从事土壤科学研究,根据自己对土壤和土壤科学的认识、反思和感悟写成此书。《寂静的土壤——理念·文化·梦想》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土壤的前世今生,从叙述土壤的生产功能、环保功能、生物基因库功能等八大功能开始,解析土壤形成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第二部分,土壤学的历史文化,论述土壤学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及其在土壤学发展过程中淀积的文化内涵;第三部分,我们的土壤梦,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当前土壤面临的挑战和美好的未来。

章节目录

目录

CONTENTS

前言

第1章 土壤的功能 1~20

1.1 土壤功能的基础 1

1.2 土壤八大功能 6

1.3 土壤功能的改变 17

第2章 土壤的起源与发展 21~34

2.1 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 21

2.2 土壤观念和认识的发展 24

2.3 土壤起源与发展 25

第3章 土壤与人类社会发展 35~47

3.1 从人类的起源说起 35

3.2 早期社会 36

3.3 农牧业发展以后 39

3.4 产业革命以来 45

第4章 土壤学的重大成就 48~66

4.1 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 49

4.2 汤普森和韦的“土壤吸附-交换学说” 53

4.3 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发生学说” 57

4.4 黑尔里格尔和惠尔法斯的“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研究” 62

第5章 土壤环境异常与土壤环境事件 67~85

5.1 环境条件与生物有机体的内在联系 67

5.2 土壤环境异常和人体健康 69

5.3 硒、氟、碘的空间分异与地方病 71

5.4 农业开发中的土壤环境事件 75

5.5 现代工业化条件下土壤环境事件 78

5.6 大型水利工程中的土壤生态事件 81

第6章 土壤文化传天下 86~100

6.1 “土壤”一词是世界性的 86

6.2 诺贝尔文学奖中的土壤情结 87

6.3 世界名家谈土壤文化 92

第7章 中国的土壤文化 101~117

7.1 土壤文化源远流长 101

7.2 古代土壤文化 103

7.3 文学、科技界的土壤文化作品 108

7.4 土壤文化的传承 113

第8章 中国土壤与成土条件 118~138

8.1 自然条件与土壤 118

8.2 土壤类型和资源 121

8.3 20世纪几部综合性土壤专著 127

8.4 全国土壤普查 130

8.5 土壤科学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贡献 133

第9章 中国土壤利用面临挑战 139~168

9.1 土壤利用特点 139

9.2 土地占用 142

9.3 土壤侵蚀 144

9.4 土壤荒漠化 150

9.5 土壤盐渍化 153

9.6 土壤养分贫瘠化 155

9.7 土壤污染 156

9.8 土壤酸化 160

第10章 我们的土壤梦 167~192

10.1 土壤科学为我国国民经济作新贡献 167

10.2 保护土壤,建立新型城乡一体化生态系统 175

10.3 提高全民土壤文化水平 181

结束语

后记

寂静的土壤——理念·文化·梦想是201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甘霖。

得书感谢您对《寂静的土壤——理念·文化·梦想》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 电子书
土地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学科,它的主体是土地科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土地生态学以土地———这一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在土地上的传输与交换,通过生物、非生物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运用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土地生态结构和功能、土地生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土地生态格局,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服务。
奶牛隐形乳房炎诊断LMT的研究与应用 电子书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防控的研究意义、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LMT的技术质量标准、LMT技术在奶牛生理和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LMT技术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中的应用等。
安宁地区桃的标准化栽培与管理 电子书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种类和品种,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稀植园的栽培技术,桃树的修剪,桃树疏花疏果技术,病虫害防治,安宁果业的发展趋势。
玉米及马铃薯主要病虫草鼠害的识别与防治 电子书
本书稿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玉米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第二部分为马铃薯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第三部分为草害的识别与防治;第四部分为鼠害的识别与防治。
从森林碳汇到可持续聚落——生态景观的艺术蜕变 电子书
本书基于对森林碳汇的研究,对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森林碳汇能力进行量化分析,进而分析农业经营模式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本书从生态层面对传统聚落进行量化解析。本书可供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师、农林院校和建筑院校高校师生、城市规划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