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野火集》已是一个时代的共同符号。从“1984”开始,龙应台和她的“野火”与华人社会一路同行,成为30年来华人世界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历史从来没有终结这回事,它有体温,有呼吸……从“1984”开始,龙应台以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点燃“野火”,接着,《生了梅毒的母亲》《幼稚园大学》《奥威尔的台湾?》等一篇篇炽烈文字便以燎原之势,迅速波及台湾、香港、大陆乃至整个华人世界,形成余光中所说的“龙卷风”。“野火”所烧的,“不但是戒严体制下各种管制的办法和心态,更是每个人在具体生活中对自己的无能”。30年来,《野火集》历久弥新,已成华人世界人人捧读的经典。
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吗?龙应台说,写了《野火集》的代价大概是:这一辈子不会有人请我“学而优则仕”出来作官了。1980年代“野火”出版之后,正在哺乳1岁婴儿的龙应台头一次公开演讲——我们这一代人所做的种种努力,也不过是寄望我们的下一代将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野火集》三十周年纪念版,在原“二十周年纪念版”基础上,新增加一辑“野火在大陆”。全书收录初版《野火集》21篇文章和《野火集外集》6篇文章,以及龙应台的3篇回顾与省思的序文,还有余光中、柏杨、林达、余秋雨、龚鹏程、马家辉、杨照等人的评论文章。新增内容,包括龙应台2010年以来在大陆的两次公开演讲完整稿、三篇思想“对话”和一篇“官员龙应台”特写。
作者简介
作者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33岁着手写《野火集》抨击时弊,21天内再版24次,对中国两岸发生深远的影响。34岁做母亲,自称从此开始上“人生课”,至今未毕业,且成绩不佳——“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是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新的“野火”,从哪里开始?
野火三十年纪念版序言
历史的眼神
新的“野火”,从哪里开始? ——写给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
八〇年代这样走过
从“一九八四”出发 收录《野火集》(圆神出版,一九八五年)二十一篇文章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生气,没有用吗?
生了梅毒的母亲
难局
美国不是我们的家
幼稚园大学
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不一样的自由
正眼看西方
“对立”又如何?
焦急
机器人中学
我的过去在哪里?
以“沉默”为耻 ——为高雄市民喝彩
啊!红色!
不会“闹事”的一代 ——给大学生
自白
奥威尔的台湾?
精神崩溃的老鼠
台湾是谁的家? ——啊!光复节!
容忍我的火把 ——与一位告密者的沟通
在“一九八四”以后 收录《野火集外集》(圆神出版,一九八七年)六篇文章
野火现象
又是公假
天罗地网
弱国,你会说“不”吗?
民主?理直气壮罢了!
我的台湾意识
野火二十年
天真女侠龙应台 ——走过野火时代
从“当家”到“做主” ——二十年后重读龙应台《野火集》有感
不能熄火
第三度成功
野火不尽
龙应台的启示
期待新加坡的龙应台?
直言不讳与包容同等重要 ——柏杨看“野火”龙应台
三月的杜鹃
期待“新火”相传
龙应台如何在香港放火? ——谈“外来学者”的“知识介入”
一把野火烧出一片天
非线时代的线性记忆
现在,龙应台正“舍末逐本” ——她借孙文的话问道:中国有四千年文明,为何无一地如香港者?
海外,留一星火种
检验龙应台 ——关于《野火集》二十年
自由精神与文明标准 ——给龙应台的一封信
再点野火
且赋招魂 ——为《野火集》出版二十年而作
野火在大陆
文明的力量 ——从乡愁到美丽岛
[对话] 追求自由和尊严的路上,过程就是目的
我的现代,谁来解释 ——以台北宝藏岩为例
[对话] 现代,来自传统
官员龙应台
[对话] 民主和爱一样,就在屎尿中
野火集:三十周年纪念版是2014年由理想国出版,作者龙应台。
得书感谢您对《野火集:三十周年纪念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