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研究

汉语大词典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权威性大型汉语语文词典《汉语大词典》的专门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由六部分构成:一、引言;二、《汉语大词典》特点简论;三、《汉语大词典》订补;四、《汉语大词典》未收词语例释;五、关于《汉语大词典》修订的理论探讨;六、结语。书中指出《汉语大词典》在立目、释义、书证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订补意见,订正条目和补收词语总计约2000条;并在词典学理论指导下,对《汉语大词典》作了深入考察和专题研究,提出数十条修订完善《汉语大词典》的策略和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李申,1946年生,河南孟津县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宗教和自然科学。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中国儒教史》《宗教论》《隋唐三教哲学》《简明儒学史》《道教本论》《气范畴通论》《敦煌坛经合校》《易图考》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一、引言

二、《汉语大词典》特点简论

(一)语词条目丰富

(二)释义确切详备

(三)书证源流并重

1. 溯源

2. 明流

三、《汉语大词典》订补

(一)释义不确

(二)义项不全

(三)例证晚出

(四)缺少书证或书证不充分

1. 缺少书证

2. 书证不充分

(五)词形不全

1. 词头相同

2. 词头不同,词序相同

3. 词序不同,词素相同

(六)引文有误

1. 讹

2. 脱

3. 衍

4. 倒

5. 多重错误

(七)其他失误

1. 义例不合

2. 相关条目缺少参见或参见不严密

3. 出条不当

4. 义项归纳、确立不合理

5. 注音有误

6. 释义或引例顺序排列不当

7. 漏释本义或常用义

8. 漏标“方言”

9. 篇目、卷数疏误

10. 标点疏漏

11. 引文不完整

12. 书证不一

13. 释语不规范

四、《汉语大词典》未收词语例释

五、关于《汉语大词典》修订的理论探讨

(一)词目增补类析

1. 羡余词语

2. “反词同指”词语

3. 缩略语

4. 配套词

5. 同素逆序词

6. 异形词

7. 别名异称

(二)关于方言词语收录的标准问题

1. 有例证

2. 无例证

(三)关于同义条目释义问题

(四)义项排列顺序问题研究

1. 汉语大型历史词典义项次序的编排原则

2. 《大词典》义项排列失序问题举例

3. 《大词典》义项失序的类型及正确排序的策略

(五)对书证不一的专题考察

1. 文字不一

(六)从史料笔记看《汉语大词典》的修订

1. 《大词典》采用史料笔记的状况

2. 对《大词典》有关史料笔记条目修订的几点建议

(七)关于“死亡”义词语的调查研究

1. 《大词典》漏收的“死亡”义词条

2. 《大词典》“死亡”义词条的书证问题

3. 《大词典》相关词条“死亡”义项的缺失

4. 《大词典》“死亡”义词条的体例问题

六、结语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本书的主要观点

(三)本书的主要特色

参考文献

语料文献

附录 有关《汉语大词典》的成果目录索引

后记

汉语大词典研究是20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李申。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大词典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的视角观察分析了汉语各方言和各词类中的重叠现象,发现重叠在方言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构形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其中“构词”作用体现为形容词、动词、量词重叠后的“名词化”(以官话为代表),名词、动词重叠后的“形容词化”(以闽语为代表)。构形的主要作用则是表示一定的客观“量”,但也有部分重叠形态的语义焦点是表示说者对量的主观评价或对事物的主观感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现代汉语转折类话语标记研究 电子书
作者从语用功能的视角对话语标记问题做了简要梳理,重新界定了话语标记的概念。在分析所涉语料后,提出话语标记研究的三个视角:语体优先序列视角、语法化视角、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视角。作者认为,“让步复句”是转折类复句的一个次范畴,话语标记是在互动话语建构中起到关联作用的语言单位。作者据此尝试在转折复句中创建转折类话语标记。
汉语单音词的语素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基于语言使用的视角,分别从词法、句法、语义等角度对汉语单音词的语素化进行了历时研究。词法研究中强调频率、语义是影响单音词语素化的重要因素,句法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单音词语素化时的去范畴化过程,语义研究主要考察了单音词在所属语义场中的地位变化及相关概念域的历时演变。最后,基于共时与历时的比较,探讨了单音词语素化的演变类型、阶段、难易度和动因等问题,并从构式化的视角论证了单音词语素化的演变性质。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 电子书
本书聚焦于真实语言中的比喻使用现象,在相对真实的话语交际环境下,借助于跨学科视角,探讨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从而揭示比喻的本质特征,对话语中的比喻使用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以期从理论及实践上丰富和拓展现有的汉语比喻研究。
汉语基础 电子书
本书共六部分,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语汇、语法、修辞。从汉语言最基础的语音和文字入手,所有的知识均围绕语言要素的主要内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