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语言竞争需合理评判,避免自相矛盾,提升汉语声望,制定合理规划。
内容简介
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强弱对比,语言也存在相对的“强势”和“弱势”,用统一的、合理的评判标准客观地对待不同语言,有利于恰当地处理语言竞争所产生的问题,便于制定合理的语言政策,有效地避免自相矛盾,提升汉语的声望。客观地认识汉语的交融状态和交融能力、全面地分析语言交融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为汉语的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划。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第一章语言交融引论
第一节 语言接触产生的语言变化与类型
第二节 语言交融题解
第三节 语言交融的哲学透视
一、哲学影响下的语言研究传统
二、哲学发展的转向与语言观
三、“三个世界”本体论与语言交融
第四节 研究构想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语言交融研究背景及概况综述
第一节 19世纪前:萌芽和材料积累阶段
一、西方:孕育于语言竞争、“语言大发现”、多元语言研究中的语言交融研究
二、中国:孕育于传统汉语和方言研究中的语言交融研究
第二节 19世纪以来西方:历史语言学、方言地理学、社会语言学基础上的多学科理论构建
一、19世纪的语言接触及变化理论
二、20世纪以来的语言交融研究
第三节 19世纪以来中国:西学东渐引发的语言交融研究
一、19—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语言接触、变革、交融研究
二、20世纪中期以来的语言交融研究高潮
第三章关于现代汉语常用词汇中外来词量的统计研究
第一节 统计目的和词表选择
第二节 统计涉及的外来词范围
一、外来词的历时范围
二、统计中的外来词分类
三、外来词鉴别依据和原则
第三节 基于8821常用词表的外来词统计结果
一、外来词在各常用级别和词源中的分布
二、外来词的词类分布特点
三、外来词的借用类型特点
四、外来词的音节数目特点
五、外来词的学科领域分布
六、各鉴别依据对统计中外来词的覆盖情况
七、通过统计样本对外来词量的尝试性预测
八、对大样本中外来词量预测的进一步考察
九、余论
十、统计结果小结
本章附录:排除鉴别依据⑧单独覆盖的85条日源借词后的统计结果
第四章语言交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结构因素
一、语音和文字
二、词汇和词法
三、句法的交互影响方式
四、结构因素小结
第二节 地理因素
第三节 社会因素
一、语言政策
二、外语教育
第四节 影响因素小结
第五章语言交融能力的启示
第一节 语言优劣论证伪
第二节 汉语交融能力对语言政策的要求
第三节 语言教育对语言竞争的影响及现实中的认识误区
第四节 交融中的语言规范化
第六章结语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汉语的外来词量及特点
二、结构因素对语言交融的影响
三、外部因素在语言交融中的作用
四、与语言交融能力相关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
附录一基于8821常用词汇的外来词统计词表
附录二正文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语言交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彤。
得书感谢您对《语言交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